七夕公宴诗 赋得博望槎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
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
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
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
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
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可怜匹练高楼色,年年愁杀问津人。
陈邦瞻(1557——1628年),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上寨村人。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8年)卒于任上,诏赠兵部尚书。
  猜你喜欢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城日晚悠悠,弦歌在碧流。夕风飘度曲,烟屿隐行舟。
问拍拟新令,怜香占彩球。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平芜连古堞,远客此沾衣。高树朝光上,空城秋气归。
微明汉水极,摇落楚人稀。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

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

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得陇还为望蜀谋,贪心来往似江潮。
谁知一死乃所欠,若曰四休渠不消。
田氏三千一食客,元家八百斛胡椒。
更烹侍妾充肴馔,何事贫颜但一瓢。
虎溪虽小深似海,截断英雄富贵尘。
却为渊明过溪笑,方知心自有高人。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秋风片片寒。

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君不见五老芙蓉峰,绝顶邻霄翠万重。又不见香炉紫烟石,高标照日气千尺。

东南不槩称绝奇,庐山秀色含碧滋。半天飞瀑洒云汉,峡龙作雨风雷悲。

仰观气势何盘礴,一道长流喷穹壑。素崖尽裂丹壁开,白虹乍起银河落。

知君素有江海心,对之不觉清烦襟。响入百潭秋水去,听如三峡流泉音。

子今西行向何处,秋瀑长吟聊寄汝。相思得似石上声,倒海随君流不住。

我初来阳羡,百晦如云集。孩提事不知,欲泣不成泣。

苦忧家计空,又愁儿难立。尽日独筹量,终夜寒衾湿。

展转求名师,望汝诗礼习。严惭孟母机,教愧欧氏荻。

庶几读父书,篇幅劳什袭。

孟冬之月天未寒,故乡喜气盈门阑。吾见今日作秦赘,朱丝却藉麟胶完。

六礼殊愧阮修薄,且喜门第皆衣冠。蘋蘩付托重贤淑,故事须知追孟桓。

鸡鸣昧旦相警戒,令汝九万扶摇抟。含香簪笔排鹓鸾,儿乎早致青云端。

九疑得道女,受事易迁家。诗赠金条脱,人逢萼绿华。

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尘。(见《摭言》)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本谎樽。
峰头楼合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话别旗亭易五春,良朋消息滞鱼鳞。落花时节方游楚,折柳阳关又入秦。

经史白头终作客,风尘青眼岂无人。秋来定对樽前月,真识天涯若比邻。

高城秋色深,瑟瑟寒飙至。侵晓倚南楼,青天来雁字。

节序过授衣,黄菊惊离思。展矣怀君子,卓荦才未易。

昨日拆缄封,宛转深情致。上言秋雨多,窗兰向憔悴。

下问归来期,循讽潜制泪。人事多乖舛,关山隔迢遰。

虽无帷车来,空愧宝钗寄。欲行还踯躅,暮野忧魑魅。

长吟感萧飒,浩叹悲阴曀。眺望连日夕,反侧不能寐。

转蓬离本根,飞扬满天地。冈松与涧石,岁晚同心契。

雪径清寒蝶未知,暗香谁遣好风吹。野桥漏泄春光处,正为横斜一两枝。

鸡唱登前坂,霜花衬马蹄。人迷三里雾,路转百重溪。

水碓高于屋,山田叠似梯。一村枫桕树,争压帽檐低。

仙翁隐处存丹井,汲井怜君复鍊丹。朱汞□随云气合,翠烟晴掩月光寒。

鬼知火候窥灵灶,虎作人形护药阑。我亦卜邻从此老,蓬莱不隔海漫漫。

奏赋长安不遇知,丈夫失意肯生悲。
科名自古与风汉,造物至今犹小儿。
道在布韦轻将相,时危耕钓隐英奇。
渡江亦谒青山不,应念曾公为制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