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集》此词归于李白。从词的内容风格看,接近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历代诗余》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皆误。
词中“衡阳雁”,犹云南飞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一行书”,用雁足传书故事。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放到北海冰雪中牧羊。汉昭帝派使者去要回苏武,匈奴诡称苏武已死。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中带着信,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单于只得把苏武放回。又雁行排成“一”字,即一行书,这里语带双关,责怪丈夫人不如雁,雁有千声万字,他却一个字也不托飞雁捎来。
此词以思妇的口吻述说:秋雁打从作客北地的丈夫那边飞来,因此见雁思人。但是,雁能传书,他为什么不托大雁捎个信来呢?岂不是太薄情了吗?于是不禁转而怨恨起来,甚至气得哭了,发誓来春雁北归时也不给他带信。这种气愤和责怪,不免毫无根据,错怪对方,但却是情极而生,表明思念之深和悬望之切。要是一旦来书,不知该多么高兴和欣慰。词中痴语,怨语,实际上都是情语。从见雁起兴,到最后赌气罚咒,生动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态,使这首词富于民歌风味。
陈达叟,宋末人。
卧疾禅房里。问君年,才过四十,胡为如此。人笑君同师伯齴,君只狂呼自喜。
狗窦豁、尽容卿未。犹剩左车能决肉,更何妨、拥鼻哦经史。
石可漱,砺吾齿。
青鞋且踏南山寺。更同行、诗僧词客,善谈名理。啖罢山厨樱笋饭,佛阁晴空漫倚。
一饱后、破除万事。谁坐寺门閒说虎,万山松,一霎腥风起。
亟摇手,真来矣。
忆昔曾闻谪道州,每于文字见曾游。白鹅寺近永明县,试觅记碑还在不。
端居文墨暇,郊原风景融。爰与众君子,游眺出崇墉。
崎岖清涧阻,逶迤幽径通。靡靡众草绿,茸茸杂花红。
稍穷林野趣,遂造羽人宫。鸾笙绝遗响,飙轮不可逢。
颓址剥文础,阴廊落绮栊。因悲昔时士,翘首希方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