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灵隐寺三首 其二

前生疑是此山僧,一入山中涤万尘。岂为桃源能避世,更非勾漏可修真。

林峦乍看如曾到,猿鸟无情亦与亲。太息当时轻作别,白头终隔似湘秦。

生卒年、籍贯、事迹均不详。《唐诗纪事》卷三三称陈蜕为“肃、代间人”。
  猜你喜欢
遗直诵家声,持心本至诚。
何劳求皦察,所至自安平。
气象余前辈,才华属後生。
飞腾看诸子,相继亦公卿。
江南三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尊。却占东君一半春。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奔霆响空山,飞连挂绝壁。
毛发忽森竖,精神共英特。
平生丘壑姿,至此意颇适。
何必游九华,龙眠自尤物。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慈心能割有,约已善持家。缘余贪佛去,别汝在天涯。

逾纪波澜,指屈心寒。兄蛟弟鳄,蜃气频剜。旅徒星没,影骨云残。

是由去汝,茧足依峦。倚猿傍鹿,友鹊思鸾。栖多夜棘,困鲜朝餐。

耳边戈镝,眼际痍瘢。祸机飘忽,如羽如翰。矧予驽竭,卒岁跚跚。

谁无故里,岂不怀安。名义驱人,守忠自酸。忠宜苦效,义以忧殚。

舍斯弗笃,古哲相弹。我思首阳,薇萎蕨单。农虞久逝,意仰神钻。

从来钟鼎不关心,此去溪山更可人。
傥有新诗摹胜槩,好凭尺素寄双鳞。

弱叶柔柯覆板桥,涉江不用买兰桡。秋光过眼成朝暮,几度新花换旧条。

踏石穿林去,披云就坐来。禅翁寂乐地,猿鸟肯相猜。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梁鸿终会稽,尧夫老雒阳。
生卒异厥处,达人何慨慷。
我本游汗漫,野鹤共翱翔。
今年六十九,鬓发同秋霜。
久扌弃厌世日,随地为坎藏。
烟云开翣旐,星月悬灯光。
形骸虽垒块,神气任徜徉。
慎勿泥世俗,启土携归乡。
生既耽五岳,死岂恋一方。
携归失我意,泉下徒悲伤。
此心常耿耿,鉴之有穹苍。
作诗比遗令,小子永勿忘。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烹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寒。

故人别家游河朔,莫厌山高尊酒薄。明朝一艇下长川,亭际空馀松子落。

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

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

醉眠亭上追游日,为惜高情对物华。草港斗飞花鸭雨,竹沙深映白鹇罝。

丛丛山影侵云飞,一一人家落路斜。近报风流多著作,门生若个是侯芭。

渚宫秋老夕阳多,无复君王避暑过。席上舞衣零落尽,独留团锦照苍波。

徘徊向西崦,曲径非一曲。诸峰送寒青,远树拂轻縠。

回望高崖云,无心远相逐。时有微风来,吹雨洒幽竹。

久立石级寒,秋色益苍肃。树杪澈清梵,经堂见幽麓。

稍自理蜡屐,行将悟金栗。萧然空尘思,四顾悄山绿。

九死穹庐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
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两岸孤蒲映绿苔,江山如画锦屏开。千层巨浪排天涌,一叶轻舟带月回。

入眼堕云随落鹜,愁人短笛调寒梅。难赊暮景毋虚过,待趣将来识几回。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吹笙虚洞答,举楫便风催。
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
烟霭夕微蒙,幽湾赏未穷。舣舟待初月,褰幌招远风。
鹤声聒前浦,渔火明暗丛。东山云壑意,不谓尔来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