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友鸾朋出海邦,金花翠尾烂文章。梁溪台绍今何似,归伴胎仙取次翔。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冠春闱。游春苑,醉春觞。帽檐斜,花影悠扬。玉河飞骑,似闻争说李东阳。
阻风中酒,如玉者,老大徒伤。
羡韶年,乘逸兴,登虎阜,下钱塘。待重沾、桂子荷香。
休教看煞,风流京兆汉田郎。归来学个,眉儿画、别样纤长。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
何时始移根,今日已映坐。沐露欲五寸,出草先几个。
林深带宿润,湑湑垂白唾。欣然千丈意,郁勃不可挫。
我无定居地,此计恐成蹉。他年欲待阴,日月当已过。
桑麻要生养,文字迫寒饿。柳传未可学,泛书真足课。
如何抱空疏,矧复习痴惰。嗜饮此山水,五岁饱高卧。
君看重来时,风雨夜相和。
山行闻水声,时作隔林响。问人知泉名,穿云事幽访。
溪中晾甲石,数丈平且敞。涓涓新溜泻,势若长川瀁。
清听涤烦襟,临观聊倚杖。即事欲赋诗,佳句堕渺莽。
清泉石上流,初月波中上。此景不易得,吾将夜中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