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二 重游金陀园感怀

秋水濯芙蓉。月满珠丰。长裙初曳恼娇慵。腰细自怜环佩响,故立当风。

花是昔年红。人面难同。伤心莫忆旧游踪。百尺晴丝垂到地,依旧融融。

钱斐仲,字餐霞,秀水人,山西布政使钱昌龄女,候选训导德清戚士元室。工词。著有词话一卷。
  猜你喜欢
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
旋折秋英餐露蕊。金缕虬团,更试康王水。幽梦不来寻小睡。无言划尽屏山翠。

东园延袤不论亩,树梓成行俱楚楚。方池瀰漫涨涟漪,藕花清酣娇欲语。

临流新筑沧浪亭,斧斤断手邀落成。苏家风月旧无价,千金买得亭和名。

穹庐饮马吴江水,长洲万井红烟起。齐云楼观委寒灰,那有相家歌舞地。

稽山别乘今豪英,肯将胜事颓家声。青毡旧物今在眼,彷佛北牖仍东荣。

把盏聊为主人寿,乱离已往空搔首。请看前日闹巫医,岂有閒情举樽酒。

朝来大火落南躔,已觉病骨苏凉天。剩捣橙齑斫鲈鲙,全家醉倒秋风前。

万境人踪尽绝,百围天籁都沉。惟馀冷淡生活,时复撚髭冻吟。

小人方盛时,瓦砾视黄金。及其大势去,或不遗一簪。

郿坞今尚存,遗戒岂不深。所以栗里翁,惟蓄一素琴。

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雕戈。虽报上源雠,大义良不磨。

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伶官陨庄宗,爱婿亡从珂。

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

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靴。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敌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

千载赐姓人,流汗难重过。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
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
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
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湖上新正逢故人,天明骑马入红尘。凭君莫话封侯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肠断也,何处最关情。燕子楼中尘一缕,杜鹃枝上月三更。

教人恨怎生。

恰霜天,正旅怀初恶,旧恨叠罗巾。忽展乌丝,密添綵线,贻来朱履殷勤。

屈指算、梅开将近,问个侬、何事久依人。楚馆休眠,秦楼莫踏,絮絮叮咛。

欲识相思情味,只粉痕香捻,绡泪朱分。咄汝黔娄,凄凉荡子,怎能消受针神。

莫道是、魂销妆阁,天涯荒草更销魂。料尔一分憔悴,记取腰身。

琅玕种得三千个,个个琼台玉树齐。秋净双凫青泖曲,夜寒一虎大茅西。

长茸不著花猫猎,深竹时闻翠羽啼。老我所须唯铁杖,不须太乙乞青藜。

卧病空山里,君来起素秋。叩门惊远字,扶杖揖清流。

潦倒炊粱客,从容树橘侯。偶同萤夜语,行李又何州?

峨峨苍山,白云冒之。灵液渗漉,泻为清漪。带我林薄,环我蓬茨。

春日载阳,卉木华滋。呦呦鹿鸣,泛泛浮鹥。叙此幽独,理我琴册。

嗟彼圣贤,遗我令则。顾瞻周道,零露在草。驾言从之,中心懆懆。

涧有兰茝,山有蕨薇。逍遥卒岁,皓首为期。

建隆何代寺,彰武旧招提。一径秦松里,孤云蜀岭西。

台荒花落去,客至鸟空啼。落日江峰远,微吟过小溪。

天以伊皋生百越,力回尧舜作开元。
波涛漏网鱼龙活,日月无光螮蝀昏。
一自渔阳鼙鼓起,九重方忆老臣存。

昔读宝俭箴,贵粟贱金帛。昔闻袁道宗,蠲赈上六策。

又闻林希元,荒政丛言摘。三便与三权,六急从所择。

自古以为然,周赒救艰厄。况兹斥卤区,民贫土更瘠。

年来遭旱灾,满地变焦赤。又被咸雨伤,狂飙起沙碛。

海枯梁无鱼,山穷野无麦。老稚尽尪羸,半登饿鬼籍。

丁男散流离,死徙无踪迹。所赖别驾仁,捐廉先施借。

向来失预防,社谷祇虚额。乾隆十六年,官捐二百石。

移归台邑仓,陈腐实可惜。何不拨数千,存贮常平积。

平粜假便宜,采运收补益。兹法如堪行,从长一筹画。

炊烟卓午飞,乞火闻邻妇。涕泪谓予言,恨死乃独后。

居有屋数椽,种无田半亩。夫婿去年秋,东渡糊其口。

高堂留衰翁,穷饿苦相守。夫亡讣忽传,翁老愁难受。

一夕归黄泉,半文索乌有。嫁女来丧夫,鬻儿来葬舅。

家口馀零丁,幼儿尚襁负。吞声抚遗孤,饮泣谋升斗。

朝朝掇海菜,采采不盈手。菜少煮加汤,菜熟儿呼母。

儿饱母忍饥,母死儿不久。尔惨竟至斯,谁为任其咎。

可怜一方民,如此计八九。恩赈曾几多,可能活命否。

外道粗心惯崄夷,老胡鞭影露针锥。行人拾得东门兔,谁管韩獹精力疲。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
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刹那。
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缽华开,
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仿佛,少室依稀。
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马度燕关细雨侵,青山万里白云深。思亲有负过庭训,顾我真惭题柱心。

十载班行成幻梦,一生身世任浮沉。南行未遂南归志,目断归鸿泪不禁。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 然而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

  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为如何?苦寒,比日侍奉万福。自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