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自往来,人事久萧索。谁为插小松,记此常栖泊。
坡陀披浅麓,窈窕带远壑。著书方呻吟,谁与会所乐。
鸾凰耿莫追,岁月俨如昨。隐约玉箫声,憔悴金匕药。
风来万籁奏,一笑竟难约。尚友徒此心,相期在寥廓。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出城得自便,下马事幽讨。旷野荒不耕,蒺藜牛满道。
往往逢饥人,群辈掘野草。不惟黄头儿,亦有白发老。
问之指积水,此去殊浩浩。室庐久漂荡,树木多立槁。
食此且赊死,尧年亦久涝。不能去坟墓,更欲依蒲藻。
昨来计莲芡,颇不减粳稻。明年当大种,妻子或相保。
十五年前别帝州,早看风节动儒流。渠阳此日新开府,不数先朝定远侯。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敢言身讵惜,怅别袂难分。徒步燕山雪,悲歌易水云。
纲常一疏见,恸哭两宫闻。不遣长沙去,君恩厚汉文。
酴醾春意好,百尺走条枚。壁立堆香雪,风流入酒杯。
断垣荒棘疑无路,忽有幽亭一亩馀。不称郡侯来把酒,偏宜野客借观书。
临阶汲水防苔滑,隔岸看山爱柳疏。非有旧交时下顾,十分风味落樵渔。
连袂趋西江,阳春谓有脚。羁旅惜韶华,扬鞭逐芳躅。
留滞岂足悲,挥霍当愈乐。达观志桑弧,宇宙皆吾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