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次韩秋日雨后督子厚报

江槛连朝雨,山斋昨夜凉。
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
得句君应喜,闻风我漫狂。
绣溪行乐处,云水向千章。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秋霖过百日,岁望终何如。
嘉谷就穗生,茁茁垂青须。
宿麦未入土,大田多泥涂。
河阔不辨马,原高恐生鱼。
时政苟云失,生民亦何辜。
雨若是天泪,天眼应已枯。

铙歌一路响寒云,猎猎风生万马群。行到来时曾战地,降蕃犹认上将军。

好书飞堕前,客有记衰贱。
蜀道六十舍,汗牛烦轺传。
端如枵腹人,品列睨嘉荐。
常伯古贤风,凛凛眼中见。

人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星。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旌旗烁石刃凝霜,甲楯如龙人似狼。
羽扇一挥风偃草,策勋多谢顾丹阳。
野寺始独到,新晴欣夏凉。
芳飚青丛丛,竹阴覆房廊。
寒棕剪高翠,过雨桐花香。
川梁通焕覆,林殿疏夕阳。
耳目蹔清暇,都将尘垢忘。
何时来永栖,放迹无何乡。

盛世天所助,生此王佐才。道德著明效,国本益以培。

四海永宁谧,岂曰资涓埃。向来诸国老,论功乃其魁。

从容万机暇,师保日讲陪。宇宙百年内,礼乐何盛哉。

台雁本邻壤,草木同昭回。闻风起叹慕,谁甘卧蒿莱。

束发好怡衍,弱冠颇流薄。素想终勿倾,聿来果丘壑。

层峰亘天维,旷渚绵地络。逢皋列神苑,遭坛树仙阁。

松墱含青晖,荷源煜彤烁。川界泳游鳞,岩庭响鸣鹤。

郁葱佳气抱层台,竹里宾筵取次开。隔座笙簧宾岸起,倚天屏障入帘来。

逡巡送酒客拚醉,顷刻能花仙有才。会报赤城丹诀献,光垂南极在霞杯。

多谢名山不厌人,五来此地着闲身。
泉声带雨驱烦暑,空翠萦风绝点尘。
金鼎火能知应候,玉壶花自占长春。
何时许证三生约,乞借烟霞与卜邻。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移治生韩地,初摅慕蔺怀。萍踪方惜别,蓬岛又相偕。

逆旅叨分俸,冰衔喜晋阶。天涯重聚首,樽酒话琴斋。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夸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

窗半开,帘低捲。竹影风摇乱。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

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

睡成痴,醒又懒。被冷谁忺恋。枕儿欹著,万绪千端怎消遣。

丝丝愁络纬,字字惊哀雁。乍离魂,被他花雾绾。

为闻仙伯隐丹丘,三径新开结胜游。庭户招呼松桂月,樽罍追逐芰荷秋。

晓猿夜鹤空留恋,风虎云龙自应求。已拥帅旄将入觐,运筹破虏此归休。

出门无定所,一路乔松阴。流水道人意,青山太古心。

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独坐发长啸,萧萧风满林。

止渴不相似,和羹凉亦同。
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