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纱欲暮。渐暝色朦胧,暗迷平楚。断雁凄哀点点,远天无数。
苍烟染遍西风路。剪江枫、飘红荻浦。画栏东角,疏帘底畔,徘徊闲伫。
漫赢得、长宵如许。又锦屏香冷,绣帏寒据。满耳秋声,长向树梢来去。
萧萧竹响还疑雨。悄窥人、嫦娥寒兔。壁摇灯影,空阶露结,怨虫相语。
堂前陈枣栗,焚香展先容。坠霜无返晨,惊水无回风。
孤露遘家酷,一星将告终。《诗》《书》藐先训,尤悔丛厥躬。
今辰拜阶下,胜衣异儿童。仿佛趋庭时,惧责心忡忡。
仰首见遗挂,欲就将何从。烛花散影堂,还照莱衣红。
桐华披拂一亭云,鹄对于兹忆卯君。只谓栖皮勤习射,翻从异地感离群。
本根孝友风犹古,规矩高曾世有芬。堂构依然家法在,底誇新筑张吾军。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
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
策杖几经游。
太真酒酣睡未足,深宫已纵衔花鹿。翠华一夜拂峨嵋,风尘澒洞黄金屋。
马嵬香土埋婵娟,冶容悔与春争妍。似闻天王狩太白,雪魄幻作花中仙。
澹妆独立东风里,冷笑漫山旧桃李。芳心恨不聘梅花,雨中有泪如铅水。
蜀山紫锦同本根,得如梨雪聊相温。凝脂酝藉初出浴,玉凫波暖春粼粼。
瑶台月下相逢处,翠袖冰姿生媚妩。更烧银烛醉中看,髣髴《霓裳羽衣》舞。
丝丝疏雨泣梧桐。寒玉碎玲珑。千秋难解相思索,被繁弦、散入春风。
夜月窥人半醉,离怀著酒初浓。
廿年心事逐云空。灯影乱愁中。当时只厌清歌永,到追寻、又惜匆匆。
恰似江南客老,落花时节相逢。
白露净山气,袅袅风吹衣。忽已蹑空曲,岩下秋鸿飞。
石缺响难聚,木长天下垂。入深不知外,履旷忘所归。
冥濛过萝壁,见月还疑非。其下发钟磬,径转声依稀。
无心境屡得,探奇情靡违。始悟澹泊趣,独倚山家扉。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