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光风习习日晖晖,堕絮飞红积渐稀。
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骊山御汤殿,岁久玉莲倾。
谁谓大江北,有泉温且清。
相传白云宝,中閟丹砂英。
澡濯浃肌骨,沈痾亟能平。
岂特涤吾足,径当洁吾缨。
筑庐俯源上,涵泳凫鸥轻。
非复罜尘网,御风朝玉京。
赋诗投楚泽,用吊怀沙生。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高近紫霄疑菡萏,
迥依江月半婵娟。怀芳不作翻风艳,别萼犹含泣露妍。
摇落旧丛云水隔,不堪行坐数流年。
响深涧,思啼猿。闇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坐氈无客冻鸱愁,谈树萧然两见秋。
执戟不知身寂寞,写书犹得罪风流。
官闲无日惭轩鹤,机尽多年谢海鸥。
借问殿科能免否,杜陵男子有耕畴。

郁郁华阳岳,绝云抗飞峰。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

悬岩廓峥嵘,幽谷正寥笼。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

泊寂清神气,绵眇矫妙纵。止观著无无,还净滞空空。

外物岂大悲,独往非玄同。不见舍利弗,受屈维摩公。

交臂神峰未一登,梦吞丹篆亦何曾。丈夫三十愧前辈,识字游山两不能。

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兰草枝枝薰赋客,凤凰毛,一半分沙喜。

无数女,砑笺纸。

歌楼舞榭今馀几。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明月小姑来复往,鼓箜篌、楚调应相倚。

魂缥缈,欲招尔。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
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蓬烟拈绿线,棘实缀红囊。
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聊持一濯足,谁道比沧浪。
君不闻兮候虫,彼何忧兮忡忡。
俟秋吟兮独切,如有悲兮回风。
栖倚雕阑之宇,潜跃文础之宫。
时游井幹,独翳蒙茸。
振商歌兮出金石,奏凄响兮韵琴箜。
尔其鼓翼振振,衣裳楚楚。
殷殷善悲,唧唧交语。
或泣翠于瑶阶,或啼红于绮户。
謇啁哳之不休,似哀乐之无主。
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
以若哀啼申旦,收响白日。
揽衾曳杖,参横斗昃。
已焉哉!彼蟀蟋兮,如助余之叹息。
叹复叹兮哀尽写,虫乎聒听终未舍。
朱明倏换素节至,疾鸣不休胡为者!今何依兮床下,昔何
旷兮在野。
草头方看露珠湛,木末瞥见霜花洒。
对兹虫兮泪沾臆,流光荏苒真煎逼。
深闺砧杵塞上笳,未若虫声倍凄恻。
欲寄长相思,但愿加飡食。
吾犹铅椠误青鬓,君莫风尘怨颜色。

匡时独抱杞人忧,谏猎书成更远游。逐客梦随青海月,仙曹香散白云秋。

惠文列署閒霜简,神武新军卸锦韝。报国犹馀长剑在,不须常抚大刀头。

放艇虹桥两桨间,莺歌燕语听间关。绿杨万树刚三月,红榭千家祇一湾。

往事销魂惟此水,隔江纵目有层山。蜀冈飞雨飘空翠,湿透春衫未拟还。

酴醾压架雪成堆,一日须看一百回。满袖清香浑不记,却怜蜂蝶趁人来。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
乾坤简易定长生。推变化虚盈。默契四时神功用,泄冲和、品物生成。茂养深根固蒂,临金井,吐琼英。芳姿香衬彩霞明。聒万籁声清。造化冥冥无中有,显虚皇、阳体飞行。纵横恣游法界,廓神变,混无名。

城南尺五去天低,回首彤楼十二梯。六月岷山犹有雪,三春云栈迥无泥。

浣花溪上看秧马,芳草渡头闻竹鸡。见说草堂遗构在,公馀须到锦城西。

持长竿,摇短艇。箬笠只一个,蓑衣无两领。洞庭秋水风不吹,涵虚恰似新磨镜。

末后句,留与谢三郎。

阑干曲曲。探南枝信早,占到春足。弄影姗姗,偶点轻红,横斜那更妆束。

空山雪满添寥寂,倩纸帐、轻笼低覆。只此间、合住清华,耐冷傍侬茅屋。

描取香魂一缕,待巡檐索笑,牵动帘幕。浅水波明,掩映芳痕,不似寻常夭灼。

疏枝纵染胭脂色,□冷艳、天然幽独。对夕阳、一抹晴封,欲画生绡几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