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山洪水

乾元山头洪水发,溪朋长蛟潜同察。
两岸居人莫等间,年深物怪终腾拔。
往岁邻封遭水变,只道溪流净如练。
倏忽人数完里间,夜半平沈皆不见。
东南地坼乾坤浮,几番赤子葬洪流。
神龟去后不复返,休看浪打石人头。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半老时。肥遁虽无润屋物,劳谦却有克家儿。

筋骸幸且粗康健,谈笑不妨闲滑稽。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上巳清明都过了,客愁惟有心知。子规昨夜忽催归。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
回首故园花与柳,枝枝叶叶相思。归来拼得典春衣。绿阴幽远处,不管尽情啼。

鼻祖有殊相,耳孙信多贤。阅世已黄壤,传家尚青毡。

妙语今作者,生气犹凛然。便须勒苍珉,揭此宰树边。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

桃叶波横风急,梅根渚远烟斜。

风义陶朱裔,斗南无此流。悬知禁厨脔,不赋畔牢愁。

笔落无千载,谈间散百忧。尽抄新乐府,惜欠雪儿讴。

十月河已冰,朔风苦萧瑟。之子望松楸,行行雪没膝。

乌乌啼以南,乌乌啼以北。一啼一白头,阿母不可得。

墓道何巉岩,送者皆匍匐。飞土逐丰狐,殷勤助封植。

而我独不遑,泪垂但沾臆。以君孝子思,茫茫此何极。

母兮在苍天,朝朝见颜色。母兮在黄泉,暮暮闻叹息。

文章为牺牲,仁义为鼎实。庶几贻令名,以为天下则。

越国年年教习流,朱旗玄甲总沈浮;岁星不识今何在,依旧欃枪挂斗牛!

轮蹄遍九陌,此日独高眠。疏懒终何事,飘零又长年。

地寒疑腊在,窗午觉春偏。短杖零中侣,浮云醉里天。

昨孤儿女望,今复岁时迁。起坐看明镜,苍苍鬓飒然。

锦绣江山一望中,金陵佳气正葱葱。石城尚踞耽耽虎,钟阜长蟠矫矫龙。

淡霭远遮三月柳,瑞烟深护万年松。风流王谢何须问,开国还思旧股肱。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烟迷鄂渚,露湿樊山,小春时候。琥珀才浮,滉漾酒船如绉。

月落声随雁柱涩。影怜人比黄花瘦。最堪愁,把衣香褪了,薄寒初逗。

叹蓬瀛、一番清浅,铅泪消磨,青衫依旧。擪捺骊珠,喁喁儿女窗窦。

骚屑漫须抛玉笛,欢娱且自拈红豆。更难忘,屏风立地,个人还幼。

尹京便可继翁归,暂向符离一马麾。
善抚新边千里肃,复还旧治九重知。
策勋久矣推多算,琢句飘然泯小疵。
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忧迟。

一川风柳绿傞傞,古木茅茨近涧阿。汉上无人船不渡,水禽飞处夕阳多。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

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似北海先生,过之又过,善财童子,参到无参。官路太行,世情沧海,何止嵇康七不堪。归来也,是休官令尹,有发瞿昙。
千岩。秀色如蓝。新著个楼儿恰对南。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又向江头载夕晖,好怀每与世相违。
客中重九明朝是,眼底故人今日稀。
过雨黄花千蕊发,经霜紫蟹两螯肥。
秋江更待澄如练,击楫中流缓缓归。
越王楼前佳气浮,涪翁江上恩波流。
几年结佩作邦相,万物气吐人歌讴。
白鹤池边嗟来暮,武陵溪畔桃花路。
忽传芝检九天来,会拥朱旛两轮去。
辕攀蹬截无留停,痒爬垢栉待苏酲。
仙人延贮一笑喜,探丸付授真长生。
老大自合朝家用,未许三刀频入梦。
鹤发行趋鸳鹭班,更作吾州九鼎重。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让渠争。是非每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

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