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参政颂示鉴禅者

清源居士顶门著,从本已来自寥廓。更透吾家向上关,活鱍鱍地难收捉。

风尘草动鉴来端,临机八面初无作。才起分毫取与心,即被邪师笼罩却。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孤城易水头,不忘旧交游。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
路遥千万里,人别十三秋。吟苦相思处,天寒水急流。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紫云蹙绣被,团栾覆衣篝。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

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
兰香才馥径,柳暗欲翻沟。
夏木繁堪结,春蹊翠已稠。
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采秋菊兮露沾。黄菁玉豉金盐。克牣丹房药奁。变化七乌九蟾。

后天独秀苍黔。

盛家山前古雀篱,寒烟冷雨别君时。
后来空作相逢梦,此处端成一笑期。
已听歌谣空喜乐,未闻謦咳祗飞驰。
急须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悬更为谁。
画旟南度谪长沙,粤海新恩路更赊。
子日鵩来知主去,辰年龙会为贤嗟。
犹多婚嫁先捐馆,无复田园可寄家。
曾是德公推奖厚,一觞何处酹魂车。

长安为甚便归来。使我莲花五叶开。别有清光旧镇醅。

独倾杯。免了轮回九狱灾。

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

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到日莫辞行部数,属城凋瘵望君生。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天下任之重,人物古难得。谁为经济才,有亦未易识。

吾曹与鸡鹜,官仓等伏食。行将问征途,满眼西山碧。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
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
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
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
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
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
锦衣翩翩马如练,拜恩应到黄金殿。
他年皂盖下蓬莱,更与君侯作佳传。
尺一九霄下,华发起江湖。西风吹我衣袂,八月过三吴。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门潮势,此景世间无。收入砚蜍滴,供我笔头枯。七十幅,五千字,日方晡。贝宫天网下罩,何患有遗珠。用我玉堂金马,不用清泉白石,真宰自乘除。长啸吴山顶,天阔雁行疏。
为武义王世名而作也。
世名父为族叔所杀,母念世名稚,匿不发。
叔岁给米菽以偿,母子相对泣业,弗食。
及世名长,为庠生,娶妇,举一子。
世名袖利刃,伺仇出,立毙之。
有司悯世名孝,欲活世名。
世名不肯令父骨复暴人间,竟自杀以明。
妇亦以身殉焉。
独漉独漉,悲歌当哭。
梁柱有刀,车轮无轴。
儿哑哑,绕父足。
杀父者谁?父之族。
儿不敢仇,仇尔叔。
舂我黄粱,哺我菽。
儿下有儿,儿可赎。
摩挲室中刀,仇来剚尔腹。
报父下泉,亦何复有妇。
有妇从之游,不为黄鹄生,独宿冢上连理枝。
左拂扶桑右若木,日月缭绕之,昼夜代明烛,独漉之歌,
悲且促。

皂盖临放练,追陪此地游。虽无王粲赋,不作虞卿愁。

雁断天涯路,旌悬海外楼。坐谈人世险,新月控吴钩。

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

昨闻瓠子动悲歌,楗行淇园正塞河。大泽鱼龙争北徙,中原鸿雁渐南过。

通渠六辅儿宽少,平世三公蔡廓多。千万金钱休太息,卅年填海更如何。

血气尊亲颈尽延,容真如地盖如天。已增虞舜巡方岁,竟少唐尧在位年。

思亲轻舸展新坟,草色青葱散缬文。雨里隔溪闻怨鸟,日曛依柏忍驱蚊。

商游绝巘觅金穴,农挂重蓑事火耘。独有茹哀篷底客,永怀熊胆助辛勤。

  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藁,私心甚不喜,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近密地,食奉养,役使掌故,利纸笔为私书,取以供子弟费?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在御史犹尔,设使退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土,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何以异不为史而荣其号、利其禄者也?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孔子之困于鲁、卫、陈、宋、蔡、齐、楚者,其时暗,诸侯不能行也。其不遇而死,不以作《春秋》故也。当其时,虽不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也。 若周公、史佚,虽纪言书事,独遇且显也。又不得以《春秋》为孔子累。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司马迁触天子喜怒,班固不检下,崔浩沽其直以斗暴虏,皆非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为史亦盲,不可以是为戒。其余皆不出此。是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以他事自恐。 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

  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则同职者又所云若是,后来继今者又所云若是,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徒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果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

  又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甚可痛哉!退之宜更思,可为速为;果卒以为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 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 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