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渊源万顷多,卷中句法不随波。覃思正作青云计,寡和聊成白雪歌。
之子佩琼华,红颜齿编贝。既为兰亭集,复作竹林会。
鸣泉鼓瑟和,碧岫焚香对。清谈杂玄史,浊酒浇磊块。
朝游逐麈鹿,暮吟倚松桧。逍遥丘壑间,放浪形骸外。
纷华久忘怀,理乱宁置喙。神交支许流,尚友宗雷辈。
功名乃祸媒,富贵为身害。但尔自足娱,何必麒麟绘。
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厓应当白云上。
厓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待到铜厓望乡国,始似从此看云閒。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桐花落尽春风老,杜宇催人坐白头。
赐沾炰凤玉脂香,大笑轻身服雁肪。华发侍臣归有日,鴐鹅先报一天霜。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山深日落猛虎行,长风振木威鬇鬡。父樵未归女在室,心已与虎同死生。
扬睛掉尾腥满地,狭路残榛苦遭噬。岂非一气通呼吸,徒以柔躯扼强鸷。
君不见冯妇来下车,众中无人尚负嵎。又不见裴将军出鸣镝,一时鞍马俱辟易。
丈夫英雄却不武,临事趑趄汗流雨。关东贤女不足数,孝女千年传杀虎。
杀气半天下,频年毒未消。将多功益少,兵弱气逾骄。
师律曾何有,王鈇竟汝饶。不堪摧败处,风景日萧条。
秋思嗟离索,行寻旧隐栖。白云随杖屦,飞过画桥西。
零陵水石天下闻,澹山之胜难具论。初从崖口之地底,始见殿阁开重门。
乃知兹洞最殊绝,洞中金碧开祇园。宽平可容万人坐,仰视有若覆盎盆。
虚明最宜朝日照,阴晦常有黑云屯。盘虬夭矫垂乳下,巨兽突兀巨石蹲。
木香一株在岩壁,人迹峭绝不可扪。灵仙飞游享此供,常驾飙驭乘云轩。
我来正逢春雨霁,氛翳开廓阳景温。呀然双穴露天半,笼络万象将并吞。
只疑七窍混沌在,五窍忘失两窍存。神奇遗迹未泯灭,至今犹有斧凿痕。
云床石屏极隈隩,昔有居士常潜蟠。避秦不出傲徵召,美名遂之贤水源。
咸通曾为二蛇窟,元畅演法蛇辄迁。从兹其中建佛刹,栖隐不复闻世喧。
惜哉此景久埋没,但与赤子安枯禅。次山子厚爱山水,探索幽隐穷晨昏。
朝阳迫迮若就狴,石角秃鬝如朝髡。豪篇矜誇过其实,称誉珉石为玙璠。
环观珍宝欲奄有,不到胜处天所悭。嗟予至此骇未睹,不暇称赞徒惊叹。
恨无雄文压奇怪,好事略与二子班。芜词愿勒岩上石,勿使岁久词灭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