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初谓此邦人,推为百世魁。
文房与幽室,佳处定使陪。羞死蒺藜类,屏置山墙隈。
事有大不然,惊吁谩徘徊。顽夫所樵采,八九皆梅材。
馀芳随束薪,日赴烟与埃。曲突几家火,灵根万花灰。
我欲从化工,缓语摇颊腮。天涯有清客,不善为身媒。
鲜鲜犯霜露,旦旦斤斧摧。宁若橘变枳,甘心摈长淮。
今渠负幽姿,风韵元不颓。胡为杂榛棘,仅与樗栎偕。
谓工为垂手,毋令识者哀。
出山复入山,迂策桃花源。本为游览来,行止未须论。
十里到谷口,九峰回寺门。老僧夙好事,深夜具鸡豚。
饮酬自閒细,酒中有真乘。良朋发箫鼓,野客击钟磬。
踌蹰烟语微,萧索月林暝。明发望赫曦,千崖一微径。
男儿无家复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客行落落云出岑,其去无迹来无心。
山水佳处便淹泊,偶然相逢不可寻。黄冈豪士世无偶,胸吞云梦者八九。
神鹰铩翮不能飞,丹霄碧海将安归?三十年来泛江舸,大块无尘能著我。
商山须眉大泽裘,游戏人间无不可。往年访友扬州城,州人喧呼看岁星。
如云冠盖趋门庭,先生酣眠醉不醒,醒来洗眼焦山青。
金焦如螺意不快,一叶翩然下江濑。青丘方壶不可期,白龙赤鲤遥相待。
我亦汗漫之遐方,束发结交多老苍。惟翁差池未识面,江云关树空相望。
锡山叶脱蠡湖朗,散步禅房见筇杖。怪来避地已经年,笑我劳劳逐尘鞅。
昆明劫火方洞然,老鳌抃山波接天。土偶桃人莫相笑,久客会有还山年。
先生无事但宴眠,大瓢满酌清泠泉。君不见君家杜陵丧家者,茅屋秋风泪盈把,挥泪高歌《洗兵马》。
御屏往往题名字,朝路彬彬蔼荐书。天许留中监邸奏,日求补外得堂除。
暂烦龙种司瑶籍,行立鸳班侍玉舆。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