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其三

翠岩路崄巇,举步涉千溪。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岭西。

释守芝,太原(今属山西)人,俗姓王。为汾阳昭禅师法嗣,南岳下十世,住端州大愚山。仁宗嘉祐初卒(《嘉泰普灯录》卷二,《宗统编年》作景祐元年卒)。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二、《禅林僧宝传》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七。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吴波亭下击扁舟,轻雨轻烟又麦秋。
乌兔衔将日月去,江山管定古今愁。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美皇皇使者风,礼修戎馆致雍容。去年佳节辽东会,此日新阳湖上逢。

家贫儋石欠赢余,恩许西归度巀除。
只恐期程催趣驾,羞插架旧藏书。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花意催春醒,和雨做成云性。流杯不敢趁轻阴,游丝一缕,个是江南影。

无端燕子呼残病,说道春将尽。出门却看芳草,青青放出垂杨径。

虎豹真慈物,斯言泪满衣。全生犹过望,多难始知非。

黄叶连江下,孤帆冒雨归。布袍安稳著,长掩故山扉。

我昔游京华,贤豪并驰骋。所睎稷契辈,肯顾绛灌等。

一朝事势异,云散江湖迥。翛然卧一丘,百念付灰冷。

死生离合间,我志久已冥。有如河东公,在念独耿耿。

公如玄酒樽,澹泊中隽永。世途亦堪怜,汲短废脩绠。

忆忝剡荐初,对判尚书省。我言公弗猜,公意我先领。

公如剑就硎,我若弓受㯳。退食多赓酬,官居无造请。

杂篇束碎金,欲和辄羞郢。岂徒灭坎窞,固已绝畦町。

深情独先饫,苦节众尤警。从宦四十年,一室每悬罄。

中年已鳏居,不惑先杨秉。曾无菅蒯从,况乃粉黛靓。

吏人抱衾裯,一灯照孤影。朝饤具三韭,夕设或脯脡。

鲁山与阳城,异世可同境。啜醨彼何人,众醉嘲独醒。

谦谦君子心,当事尤骨鲠。率众叩天阍,群邪期尽屏。

傍观何脉脉,独立殊挺挺。嗟天独奚为,事变在俄顷。

逆阉据津要,威福恣所逞。平生相许志,一旦成画饼。

亟褫乃所甘,酷罚独何?。我时忝枢近,太息莫能拯。

俸资或潜输,譬割舂锄胫。归卧汾晋间,甘心混蛙黾。

却扫绝梁砀,清风播箕颍。公既遁蒿莱,我旋谢台鼎。

吴晋两閒人,万里星河炯。茫茫天地间,挂此东西景。

蛩蛩失蚷■,伫望劳我颈。靡由探兴居,况复承欬謦。

欲命淮南驾,或放山阴艇。出门若有碍,大道坐成梗。

何时睹至治,四国仰嘉靖。二鸟复相逢,云天恣游泳。

江波閒弄打鱼船,酒醒狂歌酒醉眠。分付蓑衣休舞破,他时留着补青天。

五千言,二百字。两般经秘,隐神仙好事。灵中省悟彻玄机,结金丹有自。

得一惺惺,通不二处,逍遥景致。超然永遂。共红霞、同彩云归,罩笼住祥瑞。

去年蚕恶绫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残经脆纬不通梭,
鹊凤阑珊失头尾。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
瑶台雪里鹤张翅,禁苑风前梅折枝。不学邻家妇慵懒,
蜡揩粉拭谩官眼。

玉盆满注苍龙吐,寒光直射清虚府。水月相逢不可分,山河倒影真堪数。

一泓清彻浸春葱,擎得嫦娥在掌中。疑是瑶池仙子伴,故将金镜照天宫。

伊昔值世乱。
秣马辞帝京。
既伤蔓草别。
方知枤杜情。
崤函荡丘墟。
冀阙缅纵横。
倚棹泛泾渭。
日暮山河清。
蟋蟀依素野。
严风吹枯茎。
鹳鹢在幽草。
客子泪子零。
去乡三十载。
幸遭天下平。
贤主降嘉赏。
金貂服玄缨。
侍宴出河曲。
飞盖游邺城。
朝露竟几何。
忽如水上萍。
君子笃恩义。
柯叶终不倾。
福履既所绥。
千载垂令名。

纷纷百虑自心生,方寸清来百虑平。未了此心私自笑,更忧时世欲澄清。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

征帆才寄鹭门栖,又共群仙到虎溪。待月亭前容徙倚,摩天石顶快攀跻。

华筵客许青衫入,古洞僧邀彩笔题。好把庐山真迹认,缓寻归路夕阳西。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节近端午,乍晴乍雨。
带累达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
二祖不会承当。雪庭枉受辛苦。
引得后代儿孙。各自开张门户。
或放南山毒蛇,或作玄沙猛虎。
雪峰连辊三毬,禾山一味打鼓。
山僧检点将来,尽是葛藤露布。
争如吃饭著衣,此外更无佛祖。
职嫂便是大哥妻,师姑元是女人做。

拾扇烦躬曲,招凉共息机。窗坳云细入,帘启燕争飞。

久病谙诸药,安贫守故衣。百年何所愿,生死只同归。

一林黄叶晓霜严,无数奇峰卓笔尖。客路好防奇滑滑,连朝常作雨纤纤。

每逢胜地常留句,为爱名山数卷帘。寄语肩舆须缓步,沿途佳景又新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