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二百年来只养兵,不教一骑出围城。民兵杀尽州官走,又下民间点壮丁。
无雨农怨咨,有雨农辛苦。农夫出门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
可怜小女年十馀,赤脚蓬头衣蓝缕。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
茅檐风急火难吹,旋爇山柴带根煮。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
泪如雨,将奈何。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
城东琴师汪处士,摩挲灵台吐松气。李侯为甥韵作子,法中龙象大心志。
剧谈楼冉妙高弟,自言绝无苍生意。李侯短褐有长处,奉师再拜蹈且舞。
槃槃大腹坐寒暑,肉山裹云未易煮。归牛浮鼻过积水,呼吸关元罅春露。
海东青鸾哕十指,手色清于玉柄麈。初弹扊扊味甘苦,娥江女儿神弦语。
忽然迸作万猿叫,施州去天尺有五。优昙偶现道人绿,眉鬓枯藤挟风竹。
黄庭中人袖拂石,坐令十洲漫金栗。少年相期在澄清,老色上面抱关更。
富春山塘十日雨,一百八盘车走声。给予如九秋下鞲鹰,稍稍雪山落霜翎。
胸中直有过秦论,下指已是陶唐生。我持高丘苏肺热,龙头芝菌缩百结。
莫辞清瘁损二阮,聊同刑天舞跛鳖。四无人声耸项领,风味不减鬼瞰室。
往时吴侬歌尔尔,此行净淬筝笛耳。后来一李端能事,西方金音敛手底。
其馀隅坐裹头靡,不识不知叹韶美。归去彭湖仰青巘,梦中开门落松子。
吁嗟三闾亦大夫,巫山采兰能启予。予亦齐王学吹竽,亦颇挟瑟雍门趋。
成亏曾不辨有无。终朝鼓琴色不腴。中庭但有明月珠,斗酒豚蹄醉斯须。
明朝高斋云卧冷,羲皇午窗日上井。
路入荆溪兴愈长,钓游随处是沧浪。春藏别坞花迎客,暑隔孤亭竹送凉。
蜀阜有碑当健笔,苏园无橘噀残香。西归每作扁舟梦,恨不从公老此乡。
珍重辽西海钓翁,閒挥大笔对光风。书成不寄青云客,却忆平生贺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