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十六首 其二十七

茱萸这里无一滴,赵州无言便走出。春去秋来三百年,拄杖至今犹倚壁。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太室横山蔽十里,相思空复上高台。瓮头白酒行当熟,篱下黄花稍复开。

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欲凭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忆得当时病未遭,身为仙驭雪为毛。
今来沙上飞无力,羞见樯乌立处高。
歌舞籍中第一。情致人间第一。年纪不多儿。尽娇痴。昨夜华严阁下。
今夜海棠洞下。多少别离情。泪盈盈。

自从南去失归期,海屿生涯祖一支。百岁尘缘谁尚在,五峰禅老独应知。

且看秋水呈千月,谩写云山寄一诗。邂逅有时言笑处,越王台下拥旌麾。

朔风岂不寒,蜀道岂不难。
之子代亲行,万里心自安。
剑阁雪犹明,锦江春未阑。
到日必诗战,重登李杜坛。

晨登晋阳山,西北望云中。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

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相公奉明诏,分符揔元戎。

赋诗睇行云,□□□坐弓。天子万岁寿,垂拱明光宫。

河头时有浣衣人,处处春流漾白蘋。
桥下轻舟来往疾,南经娱老北蹲宾。

天百五、人三五。娟娟。花影腻双鬟,眇凝思何许。隔烟村。

露春痕。怕黄昏。锁春魂。一丝风,一剪月,一重门。

客言渡江来,昨出广陵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犹听城中人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黄河以南无斗者。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史相堂堂坐敌楼。
外援四绝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谋。
扬州白日闻鬼啸,前年半死翻山鹞。
此番流血又成川,杀戮不分老与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
到此萧条人转稀,家家骨肉都狼狈。
乱骨纷纷弃草根,黄云白日昼俱昏。
仿佛精灵来此日,椒浆恸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复何有,尚有生人来酹酒。
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
春阴日日春晴少,料得春晴春已归。
竹里雄鸠嗔独语,池边乳燕喜群飞。
炊烟冷落侵寒食,檐溜飘萧上夹衣。
寂寂小轩宾客散,祗余禅榻不相违。

一沼天成后,双泉神应来。云根锡卓破,地胍虎跑开。

暗溜悬山雨,寒光漾石苔。诸僧朝盥罢,相次上堂回。

明知是幻复何忧,生灭从他海上沤。竹院相过应不远,何妨竟日为淹留。

马蹄无日不风尘,万里征途历苦心。揽辔津头防雨滑,披衣石角带泥痕。

参差雁影平湖落,断续歌声隔岸闻。四顾关河云物异,十年世事语何人。

六月家家作半年,红团糖馅大于钱。娇儿痴女频欢乐,金鼓叮鼕嚷暑天。

骄阳为戾已成灾,赖有开筵周秀才。
莫道上天无感应,故教风雨一齐来。
江南燕,轻飏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销魂全在眼波秋。盈盈怕见春愁。暮江人去正凝眸。

粉泪难收。

密意灯前频送,幽情扇底微钩。绣帏斜睨半含羞。

别样风流。

羲和投鞭白日死,满堂水衣苍色鲜。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

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中宵泣。

相看竺国两高士,对立剑潭双老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