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节推二首

幕皆资画诺,人最说君贤。
判好堪呈佛,心清亦近禅。
著书僧有传,执法吏无权。
风雨东门路,分携忽黯然。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山驿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晖。
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相见不和南,招携惯两三。天衣铺坐对,人影入池涵。

野望馀楼阁,林声静笑谈。晚虹低更渴,应羡饮方酣。

入手西风意已羞。不须玉斧为重修。扑萤凉夜沈沈月,障面清歌澹澹秋。
休弃置,且凉留。可怜又向箧中收。莫教暗损乘鸾女,汉殿凄凉万古愁。
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
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
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
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宿雨潜回海宇春。晓风徐散日边云。熙熙人意一番新。
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柳似招人。春衫归去马蹄轻。

新城斗绝枕东危,甲士千人足指麾。壁外波涛空日月,城头忽竖海王旗。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桂城红焰舞烟楼,时向龙泉映斗牛。曲突空怀薪徙意,炎冈每抱玉焚愁。

祝融尽攘三春德,禆灶难依四国谋。颇怪苍生皆赤子,谁同黔首日焦头。

扰扰何年断俗缘,从今便合老山间。会将碧涧洗心净,坐看白云终日閒。

清夜思家立,中庭片月流。惟忧故园菊,还似昔年秋。

为口长怜雁,知机独愧鸥。明年二三月,烟水五湖舟。

此理于人无间然,昏明何事异天渊。
自从断却閒牵引,俯引周旋只事天。

二十四岩烟雾幽,轻舟横笛戏清流。万人举手风尘下,怪杀仙人学远游。

幼小工刺绣,极知针线难。
只缘花样古,不耐入时看。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手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
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
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於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
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冷杉枯柏路盘空,毛发生寒略略风。
两汉真仙在何处,巡香行绕蕊珠宫。
暖气先回宿草根,青青行可藉芳尊。
耒须着意催花格,且为乾坤补烧痕。

高隐留仙躅,鸣桡此暂停。水当冬夜白,山自汉时青。

一片寒江石,千秋太史星。孤标犹可接,底事怅飘零。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白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