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天水空濛,只将暝织愁,催雨添恙。乍过了东风,杨花一桁。
弹指还惊仲夏,萧萧檐瓦跳珠响。葡萄涨。鸠妇唤晴,凫母眠浪。
惆怅。他乡谁傍。算炉薰药裹,聊自屏当。料故国楼头,茶烟新飏。
豆绿缸中梅水满,何时小啜龙团饷。苔衣长。赋得苧衫难爽。
灵壑有冬荣,幽人时晏出。天物无孤清,闲情自相匹。
徘徊度飞鸟,乘凌俯落日。虚旷断不穷,丹碧绚非一。
夕宿抱馀爽,各言纷欲悉。岂无濠上情,言眺双径逸。
神晤遗形区,于焉记良昵。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
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
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
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
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
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
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
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
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
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赖。
椒佩容有结,振方歧路隅。黄金徒以赋,白圭终不渝。
明心良自皎,安用久踟蹰。遄车及怅巷,流日下西虞。
出坞谢群贤,放舸理长啸。烟岫映澄波,始知所历妙。
林壑罗秋姿,紫翠罥寒照。蘋汀欲为雪,枫岸忽如烧。
目逐绝境往,意惬佳气要。层峰何婵娟,湾环亦窈窕。
泛漾疑江湖,回帆复萝茑。面面见道场,一一起凭吊。
寻幽不觉迟,归晚顾而笑。石门免见诃,登楼感同调。
江流何呼汹,浮梁朵动摇。解装古棠邑,落日上轻舠。
水痕涨初落,木杪悬菱菱。鬖髿紫须垂,乃长枯杨腰。
十室九空壁,野风吹屋茅。目击实可惨,况闻千里遥。
明月照溶㵝,瓜山浮一瓢。荧荧苇间火,疑有惊魂嗥。
此乡称膏腴,天吴偶肆骄。哀鸿盍归来,春麦亟荷锹。
回首望吾乡,五坝频增高。嗟哉滨淮田,岁岁沈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