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絪(752年-829年),字文明,荥阳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卒于文宗太和三年,年七十八岁。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唐德宗时宰相。宪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节度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笃实,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客梦堪凄切。夜乌啼、城沙一白,有霜无月。昨醉分明红烛院,两道琼牙银拨。
停十二、水仙罗袜。那问个人茆屋底,亸退红、衫薄眉青结。
背灯影,语呜咽。
杜鹃飞散黄莺歇。剩缡褷、雕笼病翠,尚容调舌。柳絮风颠三月尽,滚得春痕如雪。
便愁也、与枝同折。天未成波河未涸,漫逢人、便把情轻说。
香烬后,鼎才热。
半睡花冠倦未除,枕棱钗溜点罗袪。玉郎何处潜来到,笑倩回灯整翠裾。
久住京华似故乡,迁居又复一番忙。此非子坐争悬榻,何以家为便出疆。
屋下已听湖水过,楼头不奈柳梢黄。今朝元巳佳天气,试拨忙来共一觞。
拈花老子徒饶舌,面壁胡僧太赚人。更着洞山行过水,吾宗从此永沈沦。
仙人李太白,俊逸天下闻。芙蓉宫锦袍,袖有蛾眉云。
蛾眉山高剑门隔,化为太古一片雪。南州北越行相从,赤日炎风消不得。
今年东海逢故人,海波滟滟葡萄春。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
夜深酒醒伴狂客,玉井莲开华峰白。海天落月挂奎娄,坐卧犹疑见颜色。
秃兔漫吐蛾眉云,何以报答双南金。古人契义重金石,此物岁寒冰雪心。
客中书剑总萧然,谬以雕虫得见怜。□□□□千□□,大江斜□□寒烟。
十里扬州,郭点点、绿波鸥鹭。蓦牵情、廿四桥头,望断许多烟树。
杜宇叫残归国梦,浮萍化尽垂杨絮。笑无端日月,底事催来催去?
遥忆当时,都成往事,无复星河渡。理愁肠、万结千回,人在桃花深处。
想山窗、茗碗炉烟,和春日、怀人诗句。更消魂,执手亭前,百花围护。
此时此际,又满院春光,可尝閒步。怕料峭风寒,体甚支离,衣须轻素。
红豆频抛,青眸未改,故人别久应心顾。难在到、隋堤烟雨路。
令人吊古,玉勾斜上荒邱,尽是美人香墓。伤心难说,流水行云,缥缈浑无据。
更是春风绿柳,楚楚凄凄,忙忙梦梦,丝丝缕缕。金屋难成,玉簪空在,何当消受青灯下,醉酕醄、仔细窗前觑。
可怜今夜孤身,梦断青魂,泪成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