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拈花寺二憨上人

野性吾侪近,秋光此地宜。渊明新入社,文畅旧能诗。

踏藓浇荒圃,裁花护短篱。凉风北窗下,闲意几人知。

(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57年,卒于高宗乾隆34年,年52岁。幼异敏,读书晓大义。乾隆7年(公元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词馆10年,纂修书局者再。尝献《东巡颂》,时称为班、扬之亚。性夷旷,年未40,即罢官归。自颜其堂曰“道山禄隐。”主讲常州龙城书院,黄景仁、洪亮吉皆从受学。齐焘善为骈体文,意欲矫陈维崧、吴绮、章藻功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气格排奡、色泽斑驳为宗。著有《玉芝堂诗文集》9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魏公王佐才,独力远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
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远膝。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
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飈欻。
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
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
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
忠言殊不省,直首果见屈。
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
穹庐易市朝,左袵杂缨绂。
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
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
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
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
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
篮舆度水犯云巢,拂面垂杨翠欲交。
春睡稳人殊未觉,半分晓色到花梢。
春云无绪不禁风,小立中庭数落红。
到得杯行愁不饭,独红隐隐睡濛濛。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落落将家子,堂堂儒者宗。虹蜺蟠志气,天地贮心胸。

骨秀霜含树,神清瀑挂峰。才应过八斗,业已足三冬。

灯壁曾闻凿,萤纱屡听缝。书从蒲叶写,诗向锦囊封。

醉把乾坤揖,吟将风月供。挥毫珠错落,吐论玉铮鏦。

逐逐儒林虎,昂昂墨海龙。文踰韩吏部,学切郑司农。

雨露恩将及,风云运正逢。海深鲲定化,霄远鹤须冲。

汝乃今王粲,予非昔蔡邕。敬蒙修客刺,特辱造宾墉。

遂辟膺门纳,因施孺榻容。礼贤台再筑,待客黍频舂。

磨讲诗千首,欢谐酒一钟。笑谈风对起,论难剑交锋。

篇什回环数,缄题往复重。共将诸子探,同把异端攻。

闻见输君博,赓酬愧我慵。便当思阁笔,何敢更撞钟。

棠舍经宵会,琴堂累日从。并行花县密,同坐柳阴浓。

出处汉四皓,情怀楚两龚。淡闻君子水,久见大夫松。

正喜陪谈柄,应难别去踪。短亭情黯黯,南浦恨匆匆。

负笈游洙泗,担簦往辟雍。相如行有日,非久客临邛。

阅遍岸花汀草,撚髭危坐渔矶。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骋俏多能,身呈体段。把衣衫、频频脱换。穿茶枋,入酒店,总夸好汉。蓦然遇天高,这精神早减了一半。奉劝风流,惺惺早断。保元阳、休教紊乱。稍回头,开道眼,金莲长看。玉花放,异香来,吐光明,满宽炳

碧玉环深,一尊同醉清明后。绿阴晴昼。多少闲花柳。

身世虚舟,日月惊跳走。谁豪右。忘怀惟有。拍泛船中酒。

我生本不才,庸庸何所见?一官归去来,幸侍寝门膳。

倏忽廿馀年,流光如掣电。到处皆险巇,人情多幻变。

轩冕似泥涂,昔贵今亦贱。不如收桑榆,行乐且安便。

今人论学古人诗,事皆天者非人为。文章由来贵尔雅,但顾有法何妨奇。

六经固已殊缓急,乐子飞腾自兹入。国贾宁怀大宝疑,宫工肯效微绡泣。

志至言从意自足,何必王风系流俗?观变时时到黍离,宗周思近西郊哭。

十道使者明如水,闾阎尽在冰壶里。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昨雨绿苔生晚阁,黄菊花前共秋酌。采采芳英不盈掬,月落树声连万壑。

去去牛马汗如泉,既别勿计归来年。治平之音断可传,无庸使我心烦悁。

含啸沔阳春,孙曹不敢臣。若无三顾主,何地著斯人。

北海慵倾北海樽,予怀为向景华伸。奇才管葛堪为匹,何事唐虞不得臣。

行道欲期丹凤出,忘机且与白鸥亲。龙庭万里休辞远,六出奇画正赖陈。

依违思故里,吟啸倚阑干。
野水随潮涨,山云带雨寒。
归鸿悲别溆,羁客呆长安。
何日干戈息?山林乐考□。

极目楚天遥,湖亭晚兴饶。平波千万顷,鸥影落青霄。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离宫环极起周庐,万里沧波候大鱼。入海云迷徐福岛,封山雨湿李斯书。

华阴道上逢沉璧,阳武沙中失副车。王剪用兵真老悖,尚留三户未驱除。

黼座天临粉黛中,苑前过马貌惟恭。
那知漠北休屠子,前古由余可此踪。

山转还宜寺,林幽不见人。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

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

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风不受寒。樊侯古冢七抔土,飞沙野蔓斜阳残。

舟人指点向余说,侧望淹留寸心切。欲酹清樽吊古祠,衮衮长河流不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