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之山南

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
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
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
月上风微萧洒甚,斗醪何惜置盈尊。

东西水平分,南北山中判。妙处毫发间,商略无遗算。

寒雨萧萧夜打蓬,蓬窗相对一灯红。
十年无限存亡感,并入空江话雨中。
风软帘花约。玉壶天、芙蕖欲盖,篔筜初槊。宿霭收阴晴色定,一点星明碧落。光拍满、浮溪岝β。银栉铁冠风物古,更秧青、麦熟蚕登箔。欢取酒,为君酌。华堂衮绣今如昨。长官清、水晶灯照,珊瑚钩琢。富贵功名知有样,晨起一声檐鹊。便好趁、六更宫钥。龙尾朝回长燕喜,宝香深、醉引莱衣著。吹紫凤,舞黄鹤。

当年人近天涯远,花是春心。月是秋心。一处相思两处心。

而今人远天涯近,焦了香心。断了琴心。两处相思一处心。

绿树连村客到稀,坐闻流水撼松扉。湿云乍敛山容瘦,小病初廖酒力微。

含蕊一花当槛放,引雏双燕出帘飞。桥门新涨难通楫,漫整棕鞋踏月归。

小阁啼莺春漠漠,青霞欲曙柳娟娟。
梨花细雨尝新酒,寒食家家起暮烟。
谁人此地着危栏,城郭江山表里看。
时节不知春已半,天围稍觉目前宽。

斗大孤城扼暨阳,留将遗发见高皇。惨罗雀鼠充军食,尽化沙虫吊国殇。

此日冠裳新俎豆,当年竹木旧戈枪。阴风萧飒栖霞寺,毅魄常存振大纲。

乌鹊年年管别离,涉秋髡首助佳期。试看清汉横分处,又是浮槎欲渡时。

天上白榆长历历,西来青鸟故迟迟。寸心此夜千回结,不断虫声恼鬓丝。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孟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一剪微寒禁翠袂。花下重开,旧燕添新垒。风旋落红香匝地。

海棠枝上莺飞起。

薄雾笼春天欲醉。碧草澄波,的的情如水。料想红楼挑锦字。

轻云淡月人憔悴。

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

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

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

老来无事掩柴扉,林下闲闲何所为。莫道茅庵无一物,窗前片片白云飞。

入尽翠微路,松门面面开。自无尘迹到,空见白云来。

胜概知何代,登临未欲回。风泉如有意,曲曲下岩隈。

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
山凹落尽桃花片,流水依前绕竹门。
卖薪买酒旧家时,人乐升平岂自知。
节物如今不堪说,丘墟满眼更啼饥。
思晴好,松路翠光寒。夜夜竹窠常梦到,天天后土几时干。极目雾漫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