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税鞅凭栏眼更醒,须求国手上丹青。楼前云水无穷好,楼下尘喧不复听。
一个山窗漏幻尘,棂棂白映纸痕新。岂无夜半闻钟者,犹有天明做梦人。
自闇闇中劳摸索,到堂堂处弄精神。我今更与作转语,推去关来总任真。
西山尝向梦中登,骑马相从却未能。春日山行应更好,新诗莫惜借人誊。
鸣鸠报雨当农急,蟋蟀吟秋听暑迟。郑綮登庸佥侧陋,东施许嫁不嫌?。
当头一棒毒涂鼓,婪尾三台突厥词。饶舌新莺催柳色,从来此曲尽人知。
山园卜筑静,门对大江开。花木繁阴处,罗浮翠色来。
青毡空故物,黄卷属多才。不负先人意,弟兄君子哉。
杖藜步步踏琼花,十里山村一径赊。堪笑王猷竟痴绝,不逢安道遽还家。
身世浮沈不系舟,人生踪迹可能求。春风水涨桃花渡,夜月烟迷燕子楼。
帘箔低垂灯已烬,辎軿高举药难留。少年莫为多情苦,只恐多情易白头。
石丈经旬卧笔床,紫云涤净玉生光。烟波流入长江去,薰透鱼龙国里香。
偶然缘水岸,落日见幽栖。野暮烟藏寺,山空月过溪。
结篱松磴下,借树草堂低。明早如无事,披云更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