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宋校书

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云。
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长言买天姥,高卧谢人群。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命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荷气夜凉生枕席,水声秋醉入帘帏。一帆千里空回首,寂寞船窗祇自知。

见时怜惜。不见时思忆。花柳光阴都瞬息。□把光阴虚掷。
才郎妾貌相当。有些似欠□量。看你忔憎模样,更须著我心肠。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雨过寒轻好清昼。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开还自好,骀荡春余,百样宫罗斗繁绣。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后。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西崦落照晕金钲,敛退痴云作嫩晴。
忽忽暝烟行十里,前头灯火是鹃城。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视人境尘濛濛。
元和迁校品秩穹,以帝命镇北坎宫。
玄袍金铠丁甲从,洞阴战胜魔绝纵。
际江之涯钟氏童,宿运冥契晞玄风。
蹑屩千里心忡忡,戃恍忽与师匠逢。
桑梓归愒敢不共,精庐筑就铃冈乐。
州西一会狮子峰,烟霞万壑锁郁葱。
势与紫霄争长雄,楼观营筑拟翠蓬。
真游下驻鸣笙镛,可无法言牖群蒙。
帝何言哉层穹窿,溟涬未辨奚所宗。
五文开明日瞳胧,三洞流出金口中。
瑶函锦囊密缄封,飚轮八面轰灵霳。
骏奔百灵翔六龙,一念与诵万过同。
登揖金母朝木公,六天狞戾数有终。
申命校录帝所恫,保制劫运禳灾凶。
剪馘鬼怪囚北酆,边垂罢战年屡丰。
妖氛退扫正道卫,臣许职牧羞唐朝庸。
愿见皇图还时雍,蕊珠七言舂容。
为师劝相鸠僝工,咄嗟千桂凌碧空。
开度益广积累功,丹台列名仙籍通。

倒拔孤舟入瘴烟,归来百斛泻丰年。炊香未数神江白,酿滑偏宜佛迹泉。

饱去定知频梦与,醉中何至便妨禅。凭君为比长安米,看直公车牍几千。

老夫近日苦多屯,且喜来朝已立春。
但得余殃随腊去,敢图好事逐年新。
湖山入眼风光好,亲旧论心气味真。
更若此身无疾疚,快哉天地一閒人。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藉草持壶燕坐,隔林敲石煎茶。
家居不事事,暂客已思归。
稚子能无恋,芳兰每易腓。
累心应未尽,于道或无违。
乐此终吾世,人生亦自稀。

今夕谁家秋兴多,团圞应不让嫦娥。倘然造化无知识,佳节寻常一例过。

天涯芳草尽绿,路旁柳絮争飞。啼鸟一声春晚,落花满地人归。

阁住离思,任门掩昼阴,苔砌慵扫。奈画上斜阳,又添愁稿。

知否江南三月暮,玉骢嘶断迷芳草。孤怀悄。杜宇几声,犹道归好。

侵晓。酴醾开了。甚寻香倦后,翻被花恼。只燕子知人,天涯怀抱。

鸡塞梦回闻戍角,小屏山里春沙杳。帘波袅。一溪越梅吹老。

空江木落奈愁何,卧听霜鸿带月过。老去身浮青雀舫,秋来梦入白鸥波。

青牛早解庄生语,衰凤真惭楚客歌。早晚归寻樵牧侣,深山结屋傍云萝。

更欲投何处,仙山不可窥。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

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

谁留万古眼,常对山苍苍。泰伯来勾吴,蛮荒讵有堂。

堂开复堂圯,山鸟鸣且翔。千秋陆羽声,一鉴漪澜光。

泉边亦何有,苔藓树石香。痛饮欲成醉,世事都相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