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瀴溟万万夙未届,对此茫茫八埏隘。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
砰岩磓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
殷天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一信将无渤澥空,再来或恐鸿濛湿。
唱歌踏浪输吴侬,曾赍何物邀海童。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
我思此语等儿戏,员也英灵实南避。只合回头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
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
海内连年丧老成,南伤秀水北新城。读书自要师前辈,知己谁能托后生。
此段人情看烂熟,向来士习例相轻。笑他江左衣冠族,誓墓区区为角声。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打约曾同洛下英,黄鸡白酒祭山灵。钓台不减灵台乐,试问何时起钓亭。
兰风吹动吕仙影,老树槎牙吐暮秋。夜静药炉丹火现,月明神剑夜光浮。
已知浩气无穷尽,不到心灰未肯休。铁笛一声吹雪散,碧云飞过岳阳楼。
三元盛礼冠年华,翼日朝堤雪覆沙。端为圣时调玉烛,故当馀腊雨天花。
万箱占瑞民胥庆,青辂迎春节尚遐。锡宴赐诗知有喜,自应和气浃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