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清木落见沙洲,洲上人家半在舟。射雁归来鱼满笱,瓮中先见问扶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献岁酬酢劳,郊坰未曾出。今与良朋偕,方知值人日。
东风动高怀,幽事期禅室。欢然集童冠,不暇计六七。
长文抱着车,荀彧幼在膝。入林钟乍鸣,清梵磬未毕。
隔篱辨主宾,近牖闻琴瑟。石径绝纤埃,板桥度残蔤。
登楼一舒眺,日月飞何疾。万古浩茫茫,天步无停跸。
石门犹汉垒,香浦非前率。陇亩半青黄,沧波一洄潏。
寒花采玉兰,圃树攀霜橘。老大习酸辛,稚子甘崖蜜。
聊为虎溪笑,且试玄卿笔。即事非古今,至道忘儒佛。
询知吏为隐,亦有民名逸。冀留金石篇,来者为可述。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苇留仁。
先世有作,馀庆方因。鸣玉承家,锡圭于民。连城非重,积善为珍。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马首风尘苦未休,三年刚得此回游。树藏宿雾迷宫苑,水绕平堤接御沟。
黄犊眠来千嶂晚,翠禽啼断半溪秋。多情更有临渊羡,拟向沧浪上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