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中兴将相上凌烟,社稷元功孰敢先。万物生春持斗柄,六龙回驭取虞渊。

中书方记汾阳考,南国俄乘范蠡船。却向园林新栋宇,聊将胜事继前贤。

  胡舜陟 (1083~1143) 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徽州绩溪(今安徽绩溪)人,胡仔之父。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为秦桧恶,受诬下狱死。

  猜你喜欢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覆。冬同云兮春霢霂。膏泽洽兮殖嘉谷。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日暮江边一小儒,空怜未有白髭须。
马融已贵诸生老,犹自容窥绛帐无。
一种吟诗号孔徒,沧江有客独疏愚。
初筵尽辟知名士,许到风前月下无。
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今日宾阶忘姓字,当时省记荐雄无。
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独立高城四望低,望中无物不堪题。
欲知春事几深浅,芳草青青犹未齐。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
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何时得雨一相羊,拄杖看云自出墙。银竹光中森可数,碧荷叶上泻难量。

萦帘澹月迷鲛室,敧枕凉风到蝶乡。赖有新诗撑倦眼,底须何物引杯长。

饥采松苓渴饮泉,静中最喜日如年。衣冠不接闲宾客,只向诗书接圣贤。

一重仍一掩,少有外人知。
杖屦归来处,斜阳隐半规。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
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
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
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
残编断简久脱略,赵璧随珠获全睹。
宓妃夜走天吴奔,骊龙腾骧老蛟舞。
人间欲见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
江南故家多好事,一纸宁论白金估。
临池墨笔尽飞动,贯月虹光夜吞吐。
愿加十袭重珍护,却恐雷霆来下取。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已知是久别,杯行泪如泉。

征夫怀往路,居士恋故山。音容从此隔,望望两心酸。

去冬得汝书,知汝病未痊。道远不能顾,掩书一长叹。

迩来频梦汝,喜汝无病颜。生死方未知,谁能诘其端。

自嗟农家子,止合老田园。才疏学更误,遂为尘网缠。

晚节益零落,何日得归旋?仰视云边雁,群飞必相连。

徘徊失所从,怆然摧心肝。

明朝子解去,昨日送茅维。
芳草犹在望,素心还自持。
旅魂花片片,人影髻丝丝。
近日情如许,那为万里悲。

人生有出处,两事固希全。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

声名喧宇宙,指顾生云烟。不然早晦隐,纵意乐当年。

第一莫如醉,第二莫如眠。无悔水乡士,子瞻称其贤。

埋照不干世,作亭临清泉。欢来即痛饮,酣谑竟长筵。

陶陶非假寐,泯绝平生缘。尽得杯中趣,常为枕上仙。

影从明月照,名任清风传。愿君遂此志,其乐更相先。

醉无三日醒,欲尽百斛船。境界如古莽,魂梦游钧天。

莫学不佞者,徇禄遭缠牵。进无济世志,退无负郭田。

独醒少意绪,寡睡多烦煎。风波惊性命,鞍马积胝胼。

未得立篱下,应难卧瓮边。区区为宿仕,短咏愧非妍。

眼将䀫就枕,肠觉饥即食。物我陈两间,化毋均埏埴。

人唯草一茎,随时恣生息。百年苦无多,矻矻劳心力。

龙驹毙良材,翡翠伤羽翼。贤哉塞上翁,心不计得失。

碌碌无为章句囚,狂歌醉卧碧云秋。不谙生产千金子,自立功名万户侯。

末俗几曾逢笑口,古人未尽愿低头。谪仙祗是能诗酒,已占人间第一流。

高影出红楼,碧帘先散一庭秋。昨夜清商叩哀玉,声幽,尽在云屏角枕头。

清露向晨流,泪珠点点滴新愁。为近雕阑常独倚,凝眸,残月依依下玉钩。

水天空阔一舟横,小部霓裳漫引声。才着翠裙芳草妒,乱抛红豆白鸥惊。

山从孙寿妆时好,水自灵妃步处清。四幅花笺长在手,缘知白传费心情。

山迢迢。水迢迢。梦过江南第几桥。寻君路更遥。

醒无聊。睡无聊。一点愁心无计消。哪堪雨滴蕉。

抽毫欲赋东南奇,云山好景惭有遗。
平波荡漾照湖渌,扁舟忆得游春时。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