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作

生计尚茫茫,微吟思故乡。
羁愁消不尽,寒夜未为长。
门掩梅花月,禽翻竹叶霜。
挑灯裁锦字,明发有归航。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
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
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
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向来志功名,唯恐着鞭后。
老来倦轩冕,待兔但知守。
晨昏课朱墨,岁朋计升斗。
微官成底事,坐费白驹昼。
晚从松生游,忘言到心友。
十年成莫逆,百念付乌有。
谁念头愚溪,未种柳州柳。
有如压糠覈,责以出醇酎。
苍官与青士,赖尔对卮酒。
不知我形秽,浪处珠玉右。
刘侯妙雕琢,真是运斤手,
鹏风若有待,豹雾恐难入。
清池环小翠,一室仅十肘。
胸中着云梦,不数渭川亩。
嗟予远世心,大似与君偶。
拟歌于蔿于,击节和鸣玖。
觅句了不工,青灯坐搔首。
世上纷华蚁穴耳,东流不作西归水。
号寒那用学孟郊,捉月要须追李子。
一樽忽尔逢故人,高谈往往鬼神嗔。
人间目下多忌讳,忘形惟有醉乡真。
但得如意酒不绝,四壁莫愁生事拙。
铸成此错吾安之,何妨与费数州铁。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人衰马亦老,不踏长安道。筋力渐疲羸,鞍鞯谩华好。

见我勿嘶鸣,为尔动怀抱。无复矍铄时,去去饱丰草。

万物无无里,斯亭亦偶然。道人閒不过,聊尔弄湖天。

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得者举侥踰,失者徒歔欷。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

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时收甲乙科,多是戊己尉。

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

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

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

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

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

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

明月在天,塔影在地。北风凄凄,惟吾与尔。

塔影在地,明月在天。汝不我处,人谁汝怜。

汝惟一舌,我惟一脚。我啸汝歌,汝歌我跃。

天地草草,山河落落。霜老星残,云胡不乐。

朝日照绮窗。
光风动纨罗。
巧笑蒨两犀。
美目扬双蛾。

物生自有常,怪特物之病。嗟嗟此老苍,怪怪生魁柄。

侏儒蹙髀股,宿瘤拥腮颈。蜿蜒蛟龙戏,腾掷貙虎竞。

须髯喜张磔,意气怒狂迸。匠石求栋楹,节目足讥评。

刍荛急薪槱,坚悍空盼瞪。静言观倚伏,未易相吊庆。

虽违时世用,顾免斤斧横。阳秋莫荣悴,岁月何究竟。

盘盘曲则全,挺挺独也正。小草误埽迹,伏神还守性。

傥随天中景,广宇共庥映。

距城才五里,野景自萧然。
塘水清环寺,窰烟黑翳天。
市多沽酒旅,桥列卖鱼船。
欲酹宣公冢,渊陵几变迁。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一日复一日,百年渐渐毕。急急除妄想,无念成真佛。

更莫苦攀缘,窥他世上物。忽然无常至,累劫出不得。

玉佩云旗下碧穹,寒矶日落冷青枫。贞心不梦荒山雨,浊浪常流古庙风。

降表忽闻传邺下,义师谁见定关中。苍茫家国无穷泪,洒向空江怨吕蒙。

暂尔归仍去,征衣未拭尘。蚕丛行候火,猿峡过沾巾。

禄薄奴从懒,官闲吏苦贫。西风吹短鬓,又逐岁华新。

秋月何娟娟,一轮冰镜冷。
人心照不见,照见人孤影。

北庭都护各分符,戎索开成益地图。钻汗已除留赞普,判铨流外列簪裾。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蒿,
数寸凌云烟。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
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寒夜邀欢须秉烛,
岂得空思花柳年。
君不见门前柳,荣曜暂时萧索久。君不见陌上花,
狂风吹去落谁家。谁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
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凋换。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
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空守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君不见云间月,暂盈还复缺。君不见林下风,
声远意难穷。亲故平生欲聚散,欢娱未尽尊酒空。
自叹青青陵上柏,岁寒能与几人同。
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君不见西郊云,
日夕空氛氲。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贺公梦三刀,恩荣被诏函。
家山繄比隣,风俗应夙谙。
承流复宣化,使民思棠甘。
向来恺悌心,今足副时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