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夜病齿答中实送别之作兼呈伯严仲林

荒村尘锁人寂寥,况复寒雨鸣潇潇。一镫在壁凄无色,照见离人魂欲绝。

悲风惨澹千嶂云,破榻病眠愁向君。羡君长吟声独苦,强作微呻答商羽。

灵山仙侣皆嵯峨,嗟余五蕴戕冲和。一齿已足窘百体,万窍怒作殊未已。

愁心夜傍西山飞,梦里征途屡是非。山中一雨瞀昏晓,故园有托归应早。

我闻读书如游山,一空清虚天往还。澄潭水静潜鳞跃,忽芥吾胸生五岳。

闻君筑屋匡山巅,上有古寺名栖贤。归宗瀑挂一千丈,幽愿夙结神区想。

楚越相携岂偶然,忧来坐令佳兴捐。我生邂逅那有定,龙蛇出没影流镜。

幽人滞迹多名乡,君身梦晋非寻常。新诗留听旗亭唱,此日离杯勿惆怅。

罗运崃,字达衡,宁武人。举人,官湖北知县。
  猜你喜欢
月明溪水上,谁识步虚声。夜静金波冷,风微玉练平。
自知尘梦远,一洗道心清。更弄瑶笙罢,秋空鹤又鸣。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骨气秋江月,文章春苑花。
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
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
未为三岛客,笑指五云家。
骑月游沧海,鞭霆步太霞。
鬼神私侧目,袖里一青蛇。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竅。
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
乾坤两饼分,日月变丸跳。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
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
宓犧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结根长江左,移植清流曲。朝晖敛夜霜,香苞间寒绿。

落落黄金丸,堆盘照明玉。远想洞庭姿,宜惭风韵俗。

咀嚼聊一评,嗜甘毋见辱。

茑萝耐松柏,空自结绸缪。风吹桃李花,一旦别枝头。

鸳鸯不偕老,团扇弃清秋。红颜竟无主,欲妆临镜愁。

香销黄金屋,烛冷白玉楼。旧居似天远,夜夜托梦游。

改弦妾所耻,故剑君倘求。日上望夫山,种萱以忘忧。

羡仲,侠士。
能诎伸,好奇策。
少游豫章,乏食,即行乞市中。
客游小四海,不裹千里粮。
饥从列士食,渴饮阿谷浆。
遗俗若委蜕,翩翩乘风翔。
纵横狭路间,褐夫视侯王。
诎信惟蛰龙,蓬累我所当。
城中乞食已,长醉胡姬傍。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
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
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放棹漓江上,翛然水一湾。软风轻拂浪,落日半含山。

兰桨双痕活,菱歌一艇还。无言观逝水,沙上白鸥閒。

五峰遥隔水村西,薛老曾来隐翠微。牧子唱歌樵子笛,贪看明月夜忘归。

虽殊桃李竞年芳,色相惟应付梦乡。
纶阁曾看金缕艳,蕊宫初试玉楼妆。
露凝深浅烟中泪,日汎温柔雨后香。
幸蜀归来花正好,可怜不忍看嫔嫱。

百年穷达梦中过,打算人生有几何。金马玉堂忧不少,竹篱茅屋乐偏多。

赊壶美酒当花酌,得首新诗凭树哦。除去两条名利路,免教閒脚走奔波。

亲交莫绝,秉烛莫灭。来日孔怀,如何易别。营营百年,万虑难捐。

在乐滋忧,当歌慨然。人生如蚕,食桑于野。桑少防饥,桑多防泻。

茧成自殉,竟何为者?我欲终此曲,挥泪不能长。白头莫照镜,照镜悲流光。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

任绿暗、苍苔生砌。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

閒刻遍,琅玕翠。

数枝玉盎遥相寄。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

敢轻得、神仙分佩。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

同心赠,宁无愧。

镇日双栖向画梁,有时飞去为谁忙。
得泥趁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柳塘。
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时罥落花香。
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拟寄将。

王孙何事不重游,零落秾华略似秋。燕蹴恰逢沾舞袖,风扶犹欲上歌楼。

今生约已东皇判,未了缘从夕照留。色相由来总无著,有生只合住丹丘。

内园羯鼓催春风,回环转佩声丁东。
银笼高坰百枝火,满树梧桐明月中。
芙蓉舞困霓裳薄,重叠春寒护帘幕。
伊州初换锦屏空,十二峰头楚云落。
葡萄消渴樱桃小,一骑红尘报春晓。
荔枝风味不禁酸,分与窗前雪衣鸟。
回首渔阳促战鞍,秋风秋雨满秦关。
谁知按尽梨园谱,都是当时《蜀道难》。
共出丘门岁九霜,相逢凄怆对离觞。
荆南为报韦从事,一宿同眠御史床。

吾道终无一日遗,太邱亡社此存祠。扶持千古纲常处,剥尽五阳元气时。

天有星辰为肖貌,地将溟渤作尊彝。须知养士功成后,汉寝唐陵不共悲。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