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天子开贤科,笼络英俊归网罗。此科久废习者少,应诏正恐人未多。
君家三世五制举,名与嵩华争嵯峨。玉堂金马皆故物,高文大策垂不磨。
今君落笔妙天下,该洽辩博如悬河。胡不进卷对廷策,清芬远绍扬其波。
勒兵小试见家法,坐却勍敌挥雕戈。君如有意作大将,我愿荐信同萧何。
功名晚达未为老,志气方壮靡有他。勉哉努力为门户,慎勿自弃成蹉跎。
身閒端合醉秋光,两地名花况并芳。金作凤形如许巧,木成犀理若为香。
髻头自笑凤钗色,沙面谁知识带黄。莫问诗坛偃旗鼓,天生的对欠平章。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西昌邑东南,桃源擅潇洒。萧氏所世居,彬彬见文雅。
我识斯贤翁,魁厚称长者。昔在元季时,寇敚充四野。
翁奋捐帑藏,保障厥邻社。其季安敬甫,清襟浩倾泻。
惜哉不永年,乡闾共嗟咤。德邻自幼孤,好学出陶冶。
于义必踊跃,于利岂苟且。穰也有凤毛,幼学勤不舍。
黄卷三万轴,一目数行下。诜诜群伦中,指谓千里马。
昨领乡书升,会试登榜亚。除授金乡邑,饯别持杯斝。
索我赠行言,顾我今衰也。惟敩学之半,黾勉无自假。
德义士所珍,富贵直土苴。勖哉务进脩,勿言知者寡。
诲人在善诱,不在楚与夏。愚直苟不遗,可用膺纯嘏。
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长空捲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几年坐啸元戎幕,一日来簪御史冠。已有声名惊海内,更须风采动朝端。
星明使节三台近,霜落江城六月寒。应救倒悬如水火,东南民力正艰难。
章台自有路旁情,可恨年年赠远行。记得昔时攀折处,新稊重向旧痕生。
庚暑初消酷吏更。秋风新动仕途清。生辰长占中元是,今岁欣逢二美并。
冠獬豸,掌铨衡。镜般明了水般平。手中一卷山翁启,人道延生北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