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译文
我站在观景台倚着栏杆观赏鹅湖山,春天的寒意还让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谁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难道是神仙将它移到了天上么?
原来是云彩闲来无事,故意将它给遮住了啊!让它就像天空一样白茫茫一片。还好东风吹来,将山原样的追回来了。

注释
鹅湖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
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一字牧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
六丁: 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道教中的火神。

赏析

  这阕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山被偷,已是相当新奇,何况又具体怀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这就更加生动。一个极普通的题材,经这么一构思,便立觉妙趣横生。上半阕说山已不在人间,这当然是故作的幻想,新巧一些也许并不足怪。可是下半阕说破山被云遮的真象以后,仍然具有无穷的趣味,这是因为作者同样采取了“直意曲一层说”的手法。本来是云遮山,词中却说“晓云闲”,“特地遮拦”;本来是风吹云散,山岳重现,词中却说“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这里,晓云和东风同六丁神一样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还”,山还会再次被偷去。艺术之不同于说教,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具有趣味性的精神产品;人们之所以能从艺术品那里得到娱乐和享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它有趣味。本篇的作者章谦亨“尝为浙东宪,风采为一时所称,然蕴藉滑稽,不同流俗”(《绝妙好词笺续钞》)。这种独特的个性,帮助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题材中发现情趣,并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因而使词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风趣不是艺术的根本目的。艺术美应当是对生活美质的表现。拿这首词来说,它的魅力的根本所在,乃是对“云藏鹅湖山”这一美景的描绘。只是作者的手法过于巧妙,全篇虽然没有正面描写鹅湖山之秀美,但经过仔细品味,你不仅能看到山美,而且还能看到云美。首先,作者在“犹怯春寒”的时节,冒着清晨的凉气去“台上凭栏干”,自然是由于此时的鹅湖山最美。这里作者没有直说山美,但他的情趣与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引导着读者对鹅湖山产生无限的向往。其次,六丁、晓云、东风都是优美的,而设想出的偷、移取、收卷、追还等情节也如神话一样美丽动人。再说,人冒着春寒去看山,不料山却被六丁“偷取”,最后才有东风追还——人、神、云、风形成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当然也是因为鹅湖山太美的缘故。最后,字面的表现虽然着墨较淡,但也不是一点没有。比如“与天一样白漫漫”描写无边的云海,就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再如“春”日的时令,“晓”间的风光,也都使“云藏鹅湖山”显得更美。

  辛弃疾闲居期思村时作有《玉楼春》词戏赋云山云:“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章谦亨在铅山曾访问过稼轩期思故居。这首词在构思上当受稼轩影响,当然也有他自己新的东西,对照读之,当各知其妙。

  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词》辑其词九首。
  猜你喜欢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
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温谷寒林薄,群游乐事多。佳人蹀骏马,乘月夜相过。
秀色然红黛,娇香发绮罗。镜前鸾对舞,琴里凤传歌。
妒宠倾新意,衔恩奈老何。为君留上客,欢笑敛双蛾。

碧树彤霞锦绣中,扁舟摇飏芰荷风。多情惟有如弓月,照见离人两鬓蓬。

卯酒醒来欲午天,意行平陆自悠然。
近山欲雨有远意,老树得春还少年。
蝶化不知何宇宙,蜗争难到好林泉。
令人长羡崆峒叟,万壑松风打昼眠。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素产吴淞水,春风未别家。闭门深翠竹,展席上飞花。

客散看阴转,莺啼到日斜。匆匆将好景,题咏在京华。

海国能医山国贫,万夫荷锸转金轮。最怜一二虬髯客,手举扶余赠别人。

残生天与慰途穷,是处云霞媚此翁。卜宅已居青嶂里,移家仍在翠微中。

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但放秦人鸡犬去,也应识路似新丰。

风蹴飞花上绣茵,柳丝无力绊残春。今年时节去年人。

蝉锦暗销双枕泪,雁弦愁锁一筝尘。不思前事亦伤神。

邂逅不尽意,仳离难成欢。况子我素交,俱属衰暮年。

夙游玉堂署,文彩金琅玕。潇洒绝埃氛,磊落出肺肝。

托好三纪馀,贞松见岁寒。升迁既遐处,怀思常漫漫。

北觐初盍簪,南顾遽回辕。迢迢东海陬,鄞山青郁盘。

恻恻念桑梓,去去承明恩。良会后靡期,晚节道攸惇。

黾勉各自珍,用副平生言。

夜寒酒薄眠初觉。一钩残月悬楼角。小篆冷香筒。香煤半粟红。

垂帘还涉想。髣髴金钗响。数尽短长更。东方不肯明。

入山抱忧刃,出山剸冰眸。缠性万古哀,挈去半若留。

叩门与翁别,惝恍何言酬。示我哀曾篇,涕沉湘水舟。

跅弛微惜才,攒念与心雠。结邻梁居士,瞽目传诗邮。

经旬不相见,倏忽殊明幽。屏居虽人外,死丧撄天游。

烈风夔罔两,雹雪无时休。埋影孑一老,上彻商声讴。

帝飨歌哭尊,孤噫专灵邱。难容一榻安,倡仄悲神州。

天谴予小子,殃及千悔尤。徵声示大戒,饮戈复以矛。

小心谨奉受,冀以回神庥。凛兹一发传,绵延羲孔忧。

肩舆下危梯,兢凌滑不收。直引霄汉魂,下落万丈湫。

阳崖硉惨澹,阴壑森飕飗。屑琼络磊磊,浑璞表修修。

有松仅自救,有竹连伛偻。枝条尽臃肿,张网纷蛛蝥。

朽枯幻大壮,照耀惊雄彪。便疑坚冰终,永永无春柔。

沉睡寂中峰,天半馀赘旒。连冈转俄断,窥罅吐乱洲。

蜿蜒白浩浩,荒江背天流。还想面壁翁,欠伸回白头。

巉岩万遮眼,聊障江海愁。栖神一峰定,飘宇孤云浮。

我心万金药,终致瞑眩瘳。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穷。直视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绳无曲木。如弦有高音,如矢利于镞。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丝毫。与人无可否,于物忘卑高。

我直异于是,用一而化二。生理本不回,修之敬为地。

森森如玉万条青,风过声传几度听。激楚结音多岁月,中郎时有到柯亭。

苍山不受寒,裹以白兜罗。借云以为暖,我意不在多。

小营丹鹤巢,高栖翠云柯。飞仙度鸾笙,老人卧鸡窠。

谁能江海去,风雨一渔蓑。

沙薄霜乾草不深,萧萧榆柳冷无阴。村园门巷皆鸡犬,比似江南少竹林。

雨晴送客柳塘西,野水芙蓉满大堤。一路看花何处好,楼船直到若耶溪。

疏疏秋雨秣陵寒,白露初高叶未丹。
欲寄愁心无处着,湿君衫袖到长干。

水国神仙宅,吾今过此中。长桥千古月,不复怨春风。

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

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濛。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

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

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

孤城烟井出隐隐,平畴禾黍空离离。须臾雾净四山出,恍开青眼留诗客。

天外雨峰横白波,树里一江流落日,日暮倚楼歌醉歇,主人再劝金叵萝。

海霞孤飞照衣紫,云峰斗起争嵯峨。一峰蜿蜒黑蛟走,一峰蜷局眠苍狗。

一峰未平一峰变,此时山楼别有见。大江之前无数山,浓蛾失影明镜寒。

何人铁笛唤山月,一声吹出苍茫间。我呼山灵揖海若,尔汝千年何寂寞。

何不飞来共我醉,此楼楼上醉眠梦。涉沧洲,凌五岳。

五岳渺难求,沧洲复谁是。但愿楼居不愿仙,君看山翠长如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