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上人卷

吹笛皆学龙,吹笙皆学凤。
又於笙笛间,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众。
况於真出音,千岁不复梦。
尔为学笙欤,颇已臻妙弄。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女真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
南渡黄河如履地,东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
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
雪花一日故濛濛,皂帜登城吹黑风。
我师举头不敢视,脱兔放豚一扫空。
夜起火光迷凤阙,钲鼓砰轰地欲裂。
斯民嗷嗷将焉之,相顾无言惟泣血。
仆射何公叩龙墀,围闭相臣臣噬脐。
奇兵化作乞和歙,誓捐一死生群黎。
游谈似霁胡帅怒,九鼎如山疑弗顾。
郊南期税上皇舆,截破黄流径归去。
陛下仁孝有虞均,忍令胡骑耸吾亲。
不龟太史自鞭马,一出唤回社稷春。
虏人慕得犹贪利,干乘载金未满意。
钗钿那为六宫留,大索民居几卷地。
六龙再为苍生出,身磨虎牙恬不恤。
重城突兀万胡奴,杳隔銮舆今十日。
南门赤子日骈阗,争掬香膏自顶然。
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昼无青天。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天听端在民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
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
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卷幔放天色,置酒南轩中。高花入杯影,汎作流霞红。

醉还弄池水,倒见云行空。目送蘋点移,意识东来风。

灵机变仓猝,妙绪难尽穷。幻作琼烟香,扑我衣融融。

清明夙沦汩,检之多愧衷。庶几附群物,顺养怡其蒙。

七夕新秋节,双星旧会期。鹊桥贪渡早,凤杼畏抛迟。

月下闻仙佩,云中望翠帷。长门当此夜,定自泣蛾眉。

西上欣逢雨送舟,不殊一鹗举清秋。旧闻王灿依刘表,今见何常荐马周。

总帅好贤敦古礼,书生立志绍前修。吾宗后学当期子,尔祖声名万古留。

陇头一夜雪平城,海口潮来水就冰。百岁老人都解说,眼中从小不曾经。

沓嶂层峦翠几重,神光动处有奇逢。雾生深谷藏玄豹,泉落阴厓化玉龙。

丹篆晓书朱露湿,碧窗昼掩白云封。何时携我青藜杖,结屋来依五粒松。

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

烟树,昏如暮。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怕教望见残阳缕。又暗向、西风泪注。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亲恩犹昊天,欲报嗟罔极。菽水宜届期,庶以供子职。

胡为簪缨縻,一别千里隔。音问旷星霜,定省隳朝夕。

虽怀翩鵻念,驰驱竟何益。几回陟高冈,引睇楚山碧。

亲容不及睹,空见孤云白。誓欲远从之,恨无冲霄翼。

矧兹王事劳,鞅掌不遑息。君亲致匪殊,忠孝道本一。

不见狄怀英,声名独辉赫。愿言企前修,千载扬休绩。

江风飘已尽,庭树但苍翠。如何欻到眼,馀容殿春事。

恭惟太夫人,指挥扫芜秽。咄嗟丹槛开,芳蕤生意气。

矧乃叠石根,端有尘外致。何必风人萱,愿言树之背。

畴昔杂荆杞,只今照阶戺。吾人剪拂功,是事亦不细。

物理庶可推,倚杖一歔欷。

送君行日雪扬飞,曾几何时画箑挥。
自别空惊须发变,得书聊证梦魂非。
紫枢白简家声在,黄卷青灯生事微。
悟得随缘安乐法,不应羁旅更沾衣。
只有春风无世态,世间冷暖若为情。
废经彼自违先圣,议礼终难强两生。
不合拂衣吾竟去,谁云出昼待留行。
云卿数亩园犹在,已结东湖松菊盟。
此地留仙灶,仙人去何早,
一粒药初成,空山绝灵草。
灶傍五色土,令人百病好。
况复饵丹人,朱颜几时老。
江上青山无数。绿阴深处。夕阳犹在系扁舟,为佳景、留人住。
已办一蓑归去。江南烟雨。有情鸥鹭莫惊飞,便相约、长为侣。

黄帝乘云至帝乡,空留辙迹锁穹苍。茫茫丹鼎知何在,曳曳霓旌不可望。

乞得溪山增气象,真成草木被恩光。我来睇目凭栏久,是可无情忆楚襄。

茅屋欹斜竹径荒,稻畦残水入方塘。营屯未定斜阳下,雁点秋烟不著行。

少日纵游今老矣,残冬话别冬凄然。
山高积雪明,岁序冉以逼。
佳人抱书去,西湖失颜色。
清夜独慷慨,诗坛梦生棘。
我有双鲤鱼,对之不敢食。
山上有白云,浮阴翳阳光。
亭亭飒缤纷,出岫高飞翔。
飞翔长在望,远匪千里隔。
莫以秋风来,吹散无踪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