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杂咏 其二

山行入芳林,破寺孤猿坐。阴风殿角吹,门倾拾古锁。

金像剥须眉,画檐蛛网大。坏灶穴飞鼯,废井落残果。

房暗青燐生,墙缺翠萝补。断碑卧草间,字画苍苔裹。

猎人带禽归,入拨冷炉火。沈吟感盛衰,冉冉日西堕。

(1644—1700)广东番禺人,字蒲衣。早年慕道术,一度为僧,旋入庐山,六、七年始归。喜弹琵琶,贫窘则琵琶声急。工诗,妻潘孟齐、女瑶湘亦能诗。有《大樗堂初集》、《岭南诗纪》、《梳山七书》等。私谥清逸先生。
  猜你喜欢
几对春风把酒杯,小舟临发更徘徊。
四明狂客重来日,庭下榴花开未开。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握管颇成快事,衔杯差不让人。何曾在下援上,亦否辞富居贫。

双下雕鞍、秦王故苑,共倚栏杆。玉豆传心,银桃引笑,不怕人看。

斜阳稍觉微寒。回首去、宫城上关。无限芙蓉,因卿妩媚,不爱春山。

榜题龙虎旧联名,宦迹升沉隔两京。离合虽惊头并白,交亲终喜眼俱青。

滥登棘寺知无补,峻陟霜台倍有声。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话平生。

汉主十离宫,凉至花尽歇。面面窗玲珑,烟纱印秋月。

天公顾我笑,手弄双玉玦。但笑不肯留,去若流云没。

忧来抱团扇,扬颦望丹阙。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闻言此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十二琼楼丽紫清,银河隔座泻秋声。
翠鸾扶起瑶台月,人在仙家第五城。
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百尺云岩佛阁前,晚钟疏叶思悠然。
岸边酌酒和清露,石上题诗染翠烟。
半岭泉鸣通古涧,数峰秋尽隔寒川。
西风似欲吹人起,去逐骑鲸汗漫仙。

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自与云英成闲隔,回首玉京迷路。

箧扇凉深,机丝露湿,冉冉三秋暮。钿蝉零落,伊州一曲谁鼓。

就里多少相思,缄愁欲发,只欠归鸿度。竟夕清砧将远梦,分付月明来去。

小影熏香,新诗断带,触著添愁绪。寄声安否。此情惟感鹦鹉。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新烟著柳天濛濛,黄莺深坐啼东风。野人何为帝城里,祇唱吴歌弄春水。

水边半掩谁家门,暗香吹送湘娥裙。回身踏破莲花步,庳车载上山头墓。

碧云满天人不来,我今且醉葡萄杯。玉露沈沈冻银碗,清歌历历催牙板。

亚字阑干日又西,闲思往事作新题。蓬莱借得三足使,去问扬州桥廿四。

如花玉女擘花笺,供写侬家白纻篇。

今日峰高云束腰,平平一掌在明朝。
朝来出门又如是,侬是好言郎莫焦。
长堤细柳隐虹桥,弄笙箫,伴渔樵。醉倚枫林,仰面挂诗飘。释卷正逢秋水涨,临古渡,放轻舠。夕阳西下暗窗绡,雁声高,笛声遥。碧簟凉生,细雨燕辞巢。隔岸篝灯孤艇泊,沽浊酒,短扉敲。
偃盖当衢莫记年,独含苍翠鹤应怜。垂阴独向笙歌地,
有韵自成风雨天。尘□路岐分夜月,烧侵根脚起残烟。
论功只合行人赏,销得烦蒸古道边。

秋悽悽。秋声秋声酸心脾。酸心脾。藓阶蛩絮,枫岸乌啼。

月盈南浦花东篱。玉箫金管谁家吹。谁家吹。画堂春夜,忽忆当时。

收拾从来古锦囊,今知老将敌难当。囊中尚有毛锥子,花底樽前作战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