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多清事,林深远暑威。短桡浮晓涨,瘦策破烟霏。
讨胜穿云峤,寻幽入翠微。涧沙金作色,池水玉生肥。
小立评诗板,迟留坐钓矶。洗苔题石壁,爱竹款山扉。
访古寻唐记,逃禅下梵帏。虑空流水净,情懒片云飞。
远壑风声合,幽崖日影稀。峻攀时倚杖,野涉屡褰衣。
桂子双峰耸,薝香一径崎。新蜩响清昼,孤鹤唳斜晖。
古蔓虹千尺,灵杉翠十围。壑雷晴亦雨,花露午方晞。
松老飘残粉,兰芳递暗菲。鸟鸣知自乐,猿下为忘机。
泉上亭尤古,山椒塔更巍。身闲发深省,心静悟前非。
何日辞尘鞅,终当脱世鞿。旧盟泉石在,我欲赋来归。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便得春风也是枯,藤萝不挂尽萧疏。遥知练鹊过新绿,只似河阳掷果图。
轻舸平湖访远岑,茂林脩竹路沉沉。石岩古屋诸天相,海眼飞泉九奏音。
晴雨昼凉酣列坐,夕阳山影款同襟。清欢竟日多贤守,胜会何时约重寻。
来躅循未遍,去軨展方遒。居家翻若客,儿去翁难留。
顷刻蔷薇花,舒英送行舟。杜鹃如惜别,一雨皆垂头。
后阁待支楹,前园计开畴。贻书慰老友,来月煎茶谋。
即事有增益,随缘共绸缪。吾生托性海,安往非虚舟。
汝颖直下淮西偏,群山稠叠横翠巅。红泉白石各清旷,长松瘦竹俱便娟。
槿花开放水田角,槲叶斜压山樵肩。留亭倘得最佳处,殊胜归卧蓉江边。
挂席雄风在,吾将涉洞庭。乾坤万顷碧,今古数峰青。
月落鱼龙寂,山空草木灵。邅回南去路,屈贾旧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