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石遗失其偶,孤吟成老鳏。故山愁独归,岂如寄朝官。
下笔不自休,神伤赋萧閒。江郎才未尽,晚景犹悽酸。
别来肆于诗,皮陆可跻攀。鳏夫与冷宦,气味极相关。
流传悼亡作,微之何足言。
黄鸟声中花已尽,绿杨风外日何长。柯家山下有幽筑,云梦泽南飞故乡。
老病裌衣犹怯冷,春深煮酒渐闻香。本无智术争荣辱,只斗尊前身健强。
闲骑白马思无穷,来访西城绿发翁。元老规模妙天下,锦城风景压河中。
花开杷榄芙渠淡,酒泛葡萄琥珀浓。痛饮且图容易醉,欲凭春梦到卢龙。
云气沈庐岳,相携入道林。漱泉知内热,闻磬识浮音。
归意风为急,高情谷共深。无言看物外,别酒两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