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柳催吾别,孤槎去国遥。主恩还剑佩,春色岂兰苕。
白雪宁谁妒,黄金任尔骄。美人从此隔,忍听广陵箫。
长河十月朔风悲,零落貂裘不受吹。冰雪峥嵘惊岁晚,江湖寂寞滞归期。
谁怜阮籍穷途泣,自笑穰侯见事迟。忽忆同行黄太史,篝灯何处拥书帷。
皎皎连城璧,实惟天地珍。足伤曾不售,宝气终氤氲。
山川媚馀秀,星斗揽奇氛。终然不可掩,三浴祓埃尘。
天王斋戒受,严庭具九宾。贮之黄金台,籍以九龙茵。
事称忘礼厚,人谁骇其新。车轮走四方,争睹快一陈。
无瑕故易伤,敛辉志乃神。
楚甸晚萧萧,橘柚寒无际。断续清砧断续猿,实际三声泪。
月暗女萝丛,山鬼窥镫至。巴峡秋涛际汨罗,犹似申申詈。
镇日楼头相对,铺月澹,着云轻。枕前横。
踏向棱棱冰壑,水泉流暗声。三尺雏松剪剪,似雏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