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忍寒不衣裘,未老殊觉赧。大哉驭人言,胜于求饱暖。
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
犹闻窣地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碧山红树乱萦回,瀑布声喧万壑雷。一局手谈天地老,丁宁樵子莫看来。
古来称君子,不于温饱中。举世莫之爱,天亦固其穷。
然后见言行,可以为世风。谁为后来者,素心推我翁。
结庐虽人境,杳然闭闲宫。一函义文经,抱以究始终。
我来永诀时,犹提主敬功。惜哉我翁去,萧然闾巷空。
负翁日已多,永矢爱吾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