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青阳逐寒回,今日已非昨。辛盘忽在眼,引酒聊自酌。
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启扉得嘉宾,相对慰寂寞。
招招舟子竟喧哗,野渡呼来趁晚霞。倏忽鲸波惊叠起,须臾蜃气警横斜。
月姊已看光有波,风姨更鼓浪无涯。料想巨川应可济,明朝定卜上仙槎。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
忆昔慕远游,朝华沐春露。焉知丧乱后,林杪秋叶蠹。
閒关西州门,寒日收踽步。尚馀平生友,示我广平赋。
耿耿河汉辉,幽幽冰雪度。终惭媚求悦,宁悔贞取妒。
朗吟发孤音,明月落庭户。世事殊未涯,岁年忽云暮。
有美君子心,永言金石固。
莲花莲子一时生,初度关门细雨声。檐押早呈三妇艳,盘餐不羡五侯鲭。
空蒙似泛娄塘棹,烟景追思白下城。重与花神论昔梦,浣纱篇上不胜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