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屏居匪云远,氛嚣稍已疲。庶几存栎年,敢谓潜虬姿。
艺兰隑洲曲,植柳樊园垂。蓄烟及葱茜,丛灌聊葳蕤。
赤花西枝村,悠悠隔山陂。鹢舟从何来,弭棹荒江湄。
武陵渺无津,苇间隐凫鹥。引瞩高霞林,一寄蒹葭诗。
顾我鞶带残,蕙芷遥能遗。怀袖岂不馨,薄陋羞容仪。
溯波托绸缪,明珰报相思。
天地不可必,春风或度关。阴山一半揖,遗老共生还。
杖指乌衣巷,船归黄木湾。亲朋未尽鬼,恸哭后开颜。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
日日相迎苇檐下,朝朝相送苇篱傍。河边病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
昨日临清卖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徭百不堪。
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