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千岩万壑翠萦回,一洗衰翁病眼开。落日多情留别岭,秋空无地著浮埃。
云闲出岫初无意,松老参天岂愿材。我是散仙君记取,更鞭鸾凤少徘徊。
丈夫生当为祖豫州,渡江誓报祖国雠,中原不使群胡留。
不然当作李邺侯,翩然衣白与帝游,天家骨肉畀无尤。
胡为祗学谪仙醉,到处吟诗题酒楼。今日何日东山陬,云阴阴兮风飕飕,山中五月如清秋,补禊曲水觞可流。
座中主客清且修,黄公后人今状头,裴中令裔新政优。
兰陵诸萧才力遒,人师我愧东家丘。儒书无能解国忧,仡仡食古心不休。
飞蓬自转落叶下,谁实作俑为车舟。坐令机械生西欧,古制破裂不可收,天地日月驱作球。
小儒咋舌大儒叹,径欲问天穷所由,天公方醉了不酬。
万事变灭如浮沤,山川虽缺仍金瓯。陇头飞鸟入妖梦,夜半鸣狐思火篝。
何如沉醉与天共,乞君大白为我浮。浮之不尽群客醉,何妨呼酌车前驺。
自有此山数游者,昌黎文山皆吾俦。彼皆身取千古去,乃畀我任今日愁。
海门西望海色幽,眼中一醉无五洲。
即遣北风吹上滩,且令飞雪压回澜。沙头走马醒午醉,石里买鱼供晓餐。
传签亭长迎水鹢,击桨巴童歌木兰。故人青眼望吾子,晏岁莫辞行路难。
白玉蟠螭小篆文,姓名识得卫将军。卫将军,今何在,白草茫茫古时塞。
将军功业汉山河,江南陆郎古意多。
养素任疏拙,卜亭类蜗盘。俯兹一酌池,湫隘良可叹。
谁知方寸中,而有万顷宽。天光发虚白,心湛水不澜。
彼美君子华,寓目道所存。风细晨气润,月澄夜香寒。
吸香咽沆瀣,光霁融肺肝。兴寄言莫写,念适趣自閒。
永怀爱莲翁,时复一凭栏。
楚泽隐巫山,翠壁开鸿濛。万流束长峡,怒浪日簸舂。
朝晖澹高唐,岩阿閟彤宫。罘罳散烟雾,荣光绕长虹。
恭闻云华君,少阴体冲融。受道紫清阙,飞化凌三空。
徜徉江海上,千骑驰苍龙。羽节回天津,央央弭层峰。
悽恻下土人,昏垫无所容。宝书授神禹,百灵倏奔从。
蛟螭委鞭策,山川奠西东。九州免为鱼,遂成万世功。
嗟余晚闻道,蓬心蔽倥侗。维舟垂崖边,再拜望遗踪。
嶙峋山头石,云衣尚溶溶。缥缈玉瑛台,如在指顾中。
童律不可问,至言谁击蒙。仰首天坛下,松柏悲回风。
今年厄闰,误春芽消息。禁火烟寒雨空滴。纵松声入鼎,蟹眼翻瓯,扶残醉、谁把绿尘分得。
西泠云窦外,枪粉无多,几树尖茸嫩先摘。蒻叶拆重重,扑鼻悠扬,官字盏、乳花浮碧。
忆一骑、传来软尘飞,又十分冰蟾,单衣凉席。
不信操觚好事家,纷纷奇遇竟非夸。人间贱我如泥土,艳我还如一品花。
莫道闺帏饮恨长,争誇芳烈耀珂乡。三生伉俪缘俄顷,廿五韶华梦一场。
生本昙花心已淡,死应同穴骨犹香。他年墓木成连理,两两文禽话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