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潘大临是属江西诗派,他的作品原有《柯山集》二卷,已佚。现在尚存的作品只有二十多首诗和那句脍炙人口的“满城风雨近重阳”。当时人们对他的诗歌评价甚高,黄庭坚称他“早得诗律于东坡,盖天下奇才也”(《书倦壳轩诗后》,后来陆游也说他“诗妙绝世”(《 跋潘邠分老帖》。从上面所举的两首诗来看,他的确是出手不凡,本诗在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充实。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虽说叹是地思引,情调比较低沉,但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中,所发出的不平之声。只要看“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这样的诗句便可体会到。诗人对于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人物是多么景仰,他何尝不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可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只能终老于江湖之上。尽管诗人故作平淡之语。
本诗的三个特别地方。一是意境阔大,笔力雄健;二,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炼。
用“拳”字形象的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博览彊通千载事,冥搜谬用一生心。乾坤劫数有成毁,风月性情无古今。
君似得吾之骨髓,俗方求我以声音。若非生处殊闽浙,把臂相邀共入林。
昔闻马文渊,居后欲轩前欲轾。又闻栾将军,贱贫辱身贵快意。
此语非长者,亦复非游戏。劲翮扶摇九万里,岂识青冥更垂翅。
鸢肩火色多少年,一老行吟独憔悴。惟应中山酿,供我千日醉。
駃騠为胾驼作羹,有酒如渑那复记。千秋亭上相叫呼,不知何与痴人事。
丈夫不得手执丈二殳,身领渔阳万突骑。亲射蛮毡缚鬼章,谁识邓先好奇计。
此酒须满百斛船,使我反覆没饮如渴骥。子路百榼尧千钟,黄土谁能别愚智。
诸君不釂阁当闭,举觯径须烦杜蒉。
涧底白头僧浣衣,云间童子负薪归。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
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