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峰

玉女何时见,兹峰独挺群。古容馀佛座,虚室但炉薰。

林隐投壶电,山藏出岫云。自惭非屈宋,欲赋不成文。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波翻远水蒹葭动,
路入寒村机杼鸣。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
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莫言风物是穷边,塞北江南此果然。苍璧下粘芳草地,垂杨中卧碧塘天。

人吟夜月波中笛,客醉秋荷雨后筵。来候朔音栖处好,梦常扪斗过幽燕。

有勗我人兮先君之思,有陟尔岵兮我心伤悲。
望松柏之苍苍兮我无令姿,岁寒之操兮炯炯心期。

万籁号风如战鼓,雪意垂垂先作雨。庭中栖鸟惊屡起,窗下残灯翳还吐。

老翁耸膊高过顶,童子触屏低不语。时闻邻舍起饭牛,亦有归樵说逢虎。

去年雪薄蝗害稼,今年望雪如望赦。行当三白兆丰年,牲酒如山作秋社。

苍岭松花结子成,南明山色翠相迎。游客思,故人情,不是阳关堕泪声。

信陵当日救邯郸,毛薛诸公尽结欢。怅望夷门哀饮剑,逡巡函谷恨回鞍。

魏王不信佳公子,醇酒美人终已矣。兵法空名宾客书,合纵未雪诸侯耻。

大梁为君频驻马,燕赵萧条同泪下。荆卿一去无酒人,朱亥已没谁屠者。

狐兔纷纷古市游,灌城早已知鸿沟。侯嬴不吊吊公子,遗墓苍茫何处求。

二月春华满凤城,万家杨柳共愁生。烽高紫塞愁都护,诏下甘泉议北征。

昨日羁縻紫市马,西风萧瑟汉臣缨。琼衣玉札殊恩泽,早把勋劳荅圣明。

高楼一上思堪哀,水尽山空雁独回。
万里关河迷北望,无边风雨入秋来。
故人尺素年年隔,薄暮清砧处处催。
徒有寒樽对花发,病怀愁绝共谁开。
屏翳驱云结夜阴,素花飘坠恶氛沈。色欺曹国麻衣浅,
寒入荆王翠被深。天上明河银作水,海中仙树玉为林。
日高独拥鹴裘卧,谁乞长安取酒金。
尽日凭高步台阁,意气飘然摆羁缚。
灵踪绝迹万千状,群玉排青插寥廓。
点头巨石势欲动,突立试剑峭如削。
剑池在岭不惮浚,造化神工巧镌凿。
寒湫耿耿浸云根,大旱烧云源不涸。
跳珠喷激莹无痕,百斛珠玑缀疏箔。
丹青妙手画不到,一点尘埃无处著。
僧居占尽佳山景,楼殿高低半丹雘。
午斋寂寂山风幽,续断风摇四檐铎。
始疑东海转鳌背,蓬莱弱流在西角。
千岩万壑看不厌,自谓它山尽糟粕。
我来因作神仙尉,得舍尘寰少盘礴。
不因仙客为先容,争得看山这一脚。
乃知世俗徒扰扰,不若甘心处恬薄。
长啸拂衣归去来,旧山亦有云泉约。

锡山老人世事疏,服田力穑住南湖。初耕稳办醉乡料,未祭已还官府租。

草泽樵渔为逸侣,茅茨经史作农儒。似嫌沮溺终忘世,肯放儿孙涉仕途。

木樨晚花香有无,鬓丝禅榻清秋徂。残月在门僧在竹,竹里琴声出茅屋。

须臾众山喧鸟哢,雾洗千峰削寒玉。磐陀日出天地红,海水飞挂扶桑东。

阴潭影倒龙蛇壁,古殿棱戛琅珰风。上山下山白云中,手挹沆瀣超鸿濛,他年有客来访我,赤城瀑布天台松。

昔闻九仙灵,今登九仙地。
枭枭一炉香,寥寥千载事。

卧病掩衡门,最苦来客打。云老吾故人,其来有以也。

云有高士驾,枉道访吾社。肃客疏礼文,入座钦风雅。

怜予久失聪,烦君为抒写。遁迹栖名山,访友到荒野。

高怀空古人,奇文妙天下。何幸衰朽翁,乃得亲贤者。

蓬蒿生辉光,愚拙荷陶冶。贫居鲜供给,愧不具杯斝。

时作遵海游,胸抱真潇洒。观涛带夕春,候旭浴初赭。

海若与山灵,不恨知者寡。新知乐莫乐,分手念风马。

不敢请后期,固所愿非假。因歌《黄雀行》,不觉泪盈把。

夕阳端解知人意,故照僧房阁倍明。雨雪一番今净尽,候禽无数唤春声。

叶落岗头一望长,几茎乔木倚斜阳。
曾经巴峻猿啼处,铁打心肝寸断肠。

薄寒料峭,正梅花索笑,离怀如织。一夜打窗风离恶,不忿乳燕饶舌。

青锁眉峰,春归芳草,辜负西园蝶。阑干十二,晓来还挂新月。

遥想京国繁华,艳阳风景,望里云千叠。可耐相思牵远梦,又被绿杨低曳。

旧事嬉游,它时吟赏,胜地俱陈迹。探巢旅燕,呢喃似向人说。

便乘天骥上通逵,笑拂吴钧气益奇。
徐庶交游尽名士,王维才艺重当时。
西风星斗寒芒动,落日川原秋兴悲。
莫向黄金台上望,霸图消歇草离离。

茆屋书声何处寻,五峰旭日到林阴。梧桐早漾疏帘影,葵藿潜倾晓露心。

过隙白驹怜景急,语梁玄燕识春深。柴关好为吾侪掩,莫遣秋波思入吟。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