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颜,[公元?年至九二四年左右]字可铸,吴郡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后唐庄宗同光中。少有辞藻,琴棋皆臻妙境。性闲淡,不乐世利。为文速而博,场中号为“下水船”。天复初,(公元九o一年)举进士第,为校书郎。唐末乱杂奔湖南。吴国建,为淮南巡官、礼仪使、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顺义(吴杨溥年号)中卒。颜尝疾当时文章浮靡,仿古著书百篇,取元次山聱叟之说,名曰聱书十卷,(新唐书志作声书此从文献通考)全唐诗录有陵阳集五卷,并传于世。
三王家天下,传子以相继。秦政称一统,二世至万世。
生民立之君,道在仁与义。仁义自无争,岂为一家计。
苟以力假仁,上下必征利。举世治此学,自谓巧且智。
日居争敚中,孰能救其弊。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劳生折节空尔为,太息当年读书者。
红蕖小幕开深槛。微雨乍收凉漏浅。酒淹垆火带霜吹,风搅浊油和烟剪。
银船交泛明河转,玉树当轩共婉娈。夜深空忆广陵涛,水绕曲江知近远。
放轻桡、狎鸥亭外,旧游历历堪指。明漪拓镜双堤抱,不尽芦黄萍紫。
风骤起。有碧眼鸬鹚,拍阵空烟底。乱冈平迤。甚剩叶多凋,老苔半褪,萧索到如此。
重来客,已减年时豪致。良朋相对差喜。江飙拂落山楼磬,一振酒边颓气。
秋尽矣。叹天阔云荒,倦雁归无计。呼船回舣。尽鱼罩横塘,菱歌满汊,斜日画凉意。
密戚忻相聚,香醪味独甘。烧灯开斗室,设榻近书龛。
往事俱重述,行踪亦共谙。为言居胜地,终日事幽探。
黄蕊当窗发,丹蘤绕户酣。草痕同织翠,水色欲拖蓝。
耕凿时无失,林泉乐可耽。仓庚飞熠耀,燕子语呢喃。
细雨童驱犊,薰风妇喂蚕。荷锄遵广陌,倚杖瞰晴岚。
旷渺情何限,风尘客转惭。良宵难再得,拄颊听清谈。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
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
闲徙倚。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白头休恨梦熊迟,却是人閒久远期。有客已为摩顶记,为君复草弄璋诗。
一从老蚌生珠后,再值姮娥月满时。咫尺昂霄看英物,不须女子作门楣。
神僧涅槃处,那有去来今。尚记三生石,难磨万古心。
地埋禅刹在,山掩岳祠深。长日闻钟梵,萧萧枫桂林。
芳景满辟窗,暄光生远阜。更以登临趣,还胜祓禊酒。
日照源上桃,风摇城外柳。断云仍合雾,轻霞时映牖。
远树带山高,娇莺含响偶。一峰遥落日,数花飞映绶。
度鸟或遛檐,飘丝屡薄薮。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
文学且迾筵,罗绮令陈后。干戈幸勿用,宁须劳马首。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