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倚岧峣,同迁地最遥。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斗摘椒。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俚歌成调笑,摖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
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平塘梦断夕阳红,曲槛容遮五夜风。一点春愁分不去,当阶斜睨锦熏笼。
勇退初衣遂,孤标夐绝尘。风云扶正气,海岱毓名臣。
有念皆谋国,无营但致身。贤声蜚李郡,起草动枫宸。
网释苏凋瘵,波宽纵涸鳞。豸绣关河遍,恩威电露匀。
圣朝资弼亮,百辟藉陶甄。鹊印清戎索,鹓班领缙绅。
津门擎一柱,社稷倚□□。喉舌阶愈峻,度支绩转新。
中外抢多务,南北共忧贫。大都商铢两,岂有粟红陈。
简括匠心计,节缩总眉颦。叫阍杜鼠雀,握算廪军民。
何以念松菊,□□想鲈莼。引年非洛社,高卧巳沧滨。
岩云生佩剑,海月伴垂纶。徙倚丹经在,行吟绿绮亲。
紫芝餐作饵,黄绮结为邻。野水横舟舰,物望属松筠。
愿言高赤舄,珍重待蒲轮。
百亩不同调,数花常自春。风流高韵在,优孟是何人。
长年依父母,中怀多感伤。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
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
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
人世何不齐,天命何不常。孤身当自慰,且免摧肝肠。
鹪鹩栖一枝,故巢安可忘。
南荒三月海势重,一鼓洪涛万丈耸。颠舟倒石谁禁当,群龙出没诸蛟拥。
天地昏黑风怒号,淘河愁企雁嗷嗷。孤吟者谁行复立,五湖何处求其曹。
雄藩客帝,尽摧枯拉朽,目无余子。平等自由还未得,日日侵陵胡底。
边备犹虚,寇兵伺隙,缓急将无恃。频年征讨,九州依旧残碎。
徒自咄咄书空,毛锥安用,大戟长枪抵。词赋纵堪悬日月,莫补时艰狂费。
倚剑长吟,凭鞍环顾,欲问天天醉。流光难返,几乎周甲平岁。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