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傍层霄,露滋香畹,莲灯照到花关。一片湘云,教人疑煞仙山。
回肠脉脉谁相似,黄河水、几曲银湾。笑无端,转尽炉头,熟熟灵丹。
明珠穿破风流蚁,更起来为我,妙解连环。谢女机丝,鸳鸯绣遍双翰。
黄花插到西风鬓,记重阳、会上追欢。且盘桓,红袖围炉,共尔消寒。
门前溪水绿萦回,风縠无边费剪裁。待与东君写春色,好教红紫一时开。
二十年前读子虚,茂陵今得谒相如。秋来萸菊频携酒,病起江山独著书。
四海苍生忧战伐,中原高士困樵渔。武夷有约休相负,岁晚芙蓉日夜疏。
逢君沧海心,脱略当世事。疏散义熙人,风流建安气。
文章只掉三寸舌,如瓶注水争淋漓。先秦遗收汲冢秘,五经发难无留疑。
桃源潇洒衡门里,悠悠逸兴东流水。布袜青鞋白苧衣,角巾野服乌皮几。
去年著书梅陇山,今年濯足苔溪湾。身随幽鸟栖复远,心与孤云闲复闲。
有时山水穷登眺,绿萝袅袅闻猿啸。林霜涧雨不逢人,手掇松枝向谁笑。
有时中酒高窗眠,飘萧素发临风前。胸中况是丘壑美,身外能无缨冕牵。
君不见终南青青几芳草,行人只道长安道。昨日青云相识多,五陵衣马今如何。
西来苦诗思,力疾自河汾。访尔园亭共幽事,疏篱拥菊当斜曛。
能为膏肓驱二竖,更谈命脉经宵分。天应不忌徐陈辈,使我得遇长桑君。
拟渡三江弄明月,漫游五岳披高云。山川留得放歌叟,杖头百钱且沽酒。
有药可扶垂老身,检方已见回生手。相逢两幸无重轻,诗与尔名同不朽。
奚童驱马一函书,人在高都几翘首。所怀况值冰雪晨,去年倾盖知予真。
黄鸟鸣时好乘兴,遥认门前杨柳新。恐君采药山中去,怅望桃花各自春。
紫燕交飞夏日长,虎门风动撼仓琅。小侯饱泳诗书泽,共儗皋夔佐庙堂。
梁王宅里参差见,山简池边烂熳栽。记得九霄秋月上,满庭清影覆苍苔。
燕子归来又。斗轻寒、廉纤细雨,清明时候。绿遍阶前芳草色,妆点韶华依旧。
更消得、几回僝僽。绿暗红稀春渐老,恐凄凉、花也如人瘦。
只愁系,万丝柳。
琐窗一缕香消后。梦初醒、这番憔悴,非关病酒。别有伤心无限意,试问东风知否。
怎吹去、眉间颦皱。记得当年弹指处,到而今、泪点盈衫袖。
思往事,怕回首。
庭外秋风一夜生,因君归去不胜情。故园松菊犹存否,鸿雁来时好寄声。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