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士景休知真州

太守幡旗近国门,州民迎望若云屯。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

红锦臂韝观粉质,涂金珂勒驾朱轩。他时傥使春秋对,莫以周襄出郑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
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谏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久诵公乐章,愿得从容笑语。”因举似离筵旧作,称赞久之。余谢不能。公子咈然不乐,命小吏呼姝丽十数辈至,围一方台而立,相与群唱,声甚凄楚。俄顷,歌者取金花青笺所书词展於台上。熟视字画,乃余作也。读未竟,一歌者从旁攫取词置袖中,举酒相劳苦云:“钗分金半股之句,朝夕诵之胡为念不及此耶。”公子云:“左验如此、奚事多逊。”抵掌一笑而寤,恍然不晓所谓。戏用其语,缀东坡引歌之
绿波芳草路。别离记南浦。香云翦赠青丝缕。钗分金半股。
钗分金半股。阳关一曲声凄楚。惹起离筵愁绪。梦魂拟逐征鸿未能。行云无定据。行云无定据。

石氏园亭竹一围,眼前胜事只心知。幽禽有语能留客,流水无情自入池。

客里岁华将尽语,梅边春信独来时。醉吟吟后无吟者,又得闲闲一首诗。

雁塔名香本一儒,执殳几度为前驱。元戎却敌世间有,教授提兵天下无。

花石峡鏖忠勇奋,水牛岭度死生殊。英风壮节谁能匹,千载人称大丈夫。

公子楼居剩得春,四时花气敌浓薰。书声高下闻长日,舞袖婆娑拂彩云。

蛱蝶新图开雁爪,狻猊古鼎隔龙纹。近来每爱东风赏,折简常邀越鄂君。

已献金汤又返锋,师奔山市甲犹衷。鼠曾守隘机潜伏,猿欲投林计已穷。

祭纛有灵嗟二将,死绥无愧慨孤忠。渡泸露布谁人笔,谩诧当时制帅功。

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
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
海棠含愁泣春雨,弱柳垂烟锁金缕。
东风袅袅吹晴丝,双燕飞来向人语。
西邻小姬年十五,细骨轻躯学歌舞。
将身嫁与冶游郎,无奈花前别离苦。
琵琶拨断《鹍鸡》弦,玉钗击碎鸳鸯股。
低眉敛恨对银缸,红粉楼头月当午。

嗟我江湖人,野性实疏简。况从衰病侵,事事益以懒。

岂不思自强,所资乃有限。但爱江夫子,平生事高散。

维于读书动,昼夜不去眼。每劳从事贤,独使簿书绾。

挥署曾不劳,兼人信无赧。有时倦欲休,就席初不煖。

邻友更借书,丁丁叩门版。尤厌吏舍喧,牛羊閧棚栈。

不如归吾庐,静对日晼晚。诗成还示我,足以惊幽孱。

鄂陵事稀简。

霜月正高鹦鹉洲,美人清唱发红楼。
乡心暗逐秋江水,直到吴山脚下流。

柏香椒酒,忆多少新岁,乡园风物。小字宜春从别后,应是尘封素壁。

冻茗含温,灰炉抱暖,深夜微闻雪。拥寒情味,只今知与谁说。

还想爆竹催梅,画檐低映处,疏花先发。送腊迎春箫鼓间,上寿高堂华发。

客里流光,尊前心绪,往事云明灭。照人无奈,纸窗惟有灯爇。

碧云初返岫,潦水正鸣滩。兰舟容与,歌舞偏称笑中看。烛影烘寒成暖,花色照人如画,一坐有馀欢。酒滟浮金盏,香缕霭雕盘。碧簪横,银漏永,玉樽乾。喧春鼓吹,翠袖起舞佩珊珊。记得山明水秀,何处朝云暮雨,常在梦魂间。多少难言事,都付两眉弯。
见见之时非是见,见犹离见若为论。
钱塘江上中秋后,风急潮声万马奔。
凡骨何年蜕洞岩,真龙肯向此中蟠。
料应夜半凌空去,雷震千山风雨寒。

先子曾持节,贤王复建牙。安危身并系,兴替事空嗟。

蔓草埋残堞,阴风卷乱沙。尚传余部曲,扶义赴京华。

满袖炉香拜玉除,日华长捧五云居。曾依阿阁惭凡鸟,未浥洪波感涸鱼。

魏阙觚棱空有梦,远方端绮久无书。液池多少垂垂柳,换叶移根总不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