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万瓣千须始一花,累累应只为年华。春风无限倾城萼,结实谁真取世誇。
北风飒飒吹丹穴,幽篁梧树寒萧屑,孤凤威垂眼流血。
兰阳丘公昨谢世,使我杯乾巳数月。出门骑马向谁适,世事悠悠忍能说。
薄俗跄趋始为敬,老夫平生性懒拙。后生讥讪转多口,白璧青蝇从点缺。
宋门汪隆颇好事,见我握手肝肺热。近亦客死临清州,北望伤心路途绝。
可怜亲友日零散,老成耆旧灰烬灭。不争汝曹灰烬灭,又值天寒地欲裂。
天道不可知,为善安所望。呜呼外叔舅,典型今则亡。
惟公诵清芬,家学传青箱。幼志殊群儿,幼学以病荒。
洎乎弱冠时,沈思渺难量。穷经无岁月,所得务精详。
锐能穿匕劄,微可穷毫芒。授徒苦昼短,篝灯幸夜长。
鸡鸣读未已,偃息敢在床。精神耗盛年,喀血不自伤。
神耗志益奋,身孱心弥强。吐辞摅蕴蓄,沈郁声琅琅。
维昔辛丑年,文战谁雁行。特冠邑多士,材大期栋梁。
癸卯膺鹗荐,铩羽未翱翔。庙堂储硕士,华国须文章。
天如假公年,世岂弃圭璋。辛丑桂与公,驽骥同腾骧。
蒹葭倚玉树,窃幸有辉光。追随十载中,有游必同航。
所恨居处暂,萍踪同他乡。归来无他往,聚首时一堂。
披豁遗俗物,儒修蕲颉颃。方期百载内,长此奉瓣香。
藉公策我惰,庶几道可臧。讵知旧疾作,才偏与命妨。
栖迟尚客路,二竖缠膏肓。赖得贤主人,高义郁中藏。
不赀费不惜,但惜愿未偿。他乡我始归,闻命趋公旁。
未及接晤晤,泪落已浪浪。况闻沈痛言,令我割愁肠。
佳儿学未成,寿母哀难忘。目视不受含,吁嗟乎彼苍。
平生历苦辛,所志唯显扬。自矢力虽惫,不得怯文场。
双眼辣姜桂,孤骨淩风霜。性含满腔血,固存未许彰。
接物多道气,智圆行则方。犹忆五月时,言志欣共商。
叹我不谐俗,笑谓兼狷狂。谬许虽滋愧,谈心实非常。
诚服夙师事,师资今茫茫。寒日风萧萧,送公归北邙。
益觉此生浮,世事付徜徉。永念公所命,寸心自可将。
仁人必有后,积善无馀殃。诺公我何恃,恃公可致祥。
陈箧发手泽,笔墨流馀芳。神留公自在,卓哉文已昌。
钓竿何冉冉。甘饵芳且鲜。临川运思心。微纶沈九渊。
太公宝此术。乃在灵秘篇。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
游鱼惊著钓。潜龙飞戾天。戾天安所至。抚翼翔太清。
太清一何异。两仪出浑成。玉衡正三辰。造化赋群形。
退愿辅圣君。与神合其灵。我君弘远略。天人不足并。
天人初并时。昧昧何芒芒。日月有徵兆。文象兴二皇。
蚩尤乱生民。黄帝用兵征万方。逮夏禹而德衰。三代荷百禄。
保无极。永泰平。
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不见天,竹叶大逾掌。隙处迷烟云,日脚不落壤。
直躬碍枝干,渐伛安得仰。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
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
三里幸出丛,目光久矘䁳。始见樵子行,寸心翻惚恍。
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
回首廿年前,赤子未泣隅。此时乃何时,埃霾翳前途。
饿累扶出疆,是为谁所驱。北燕南适楚,触目悲有馀。
玉食策肥驷,俯仰惭诸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