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杂佩摇丁东,少年通籍明光宫。每逢天子赐颜色,长与大夫歌退公。
旧悬腰带黄金重,新送宫壶白露浓。人道相如归昼锦,谁言张翰忆秋风。
秋风未动江花老,思向东原赋春草。千金宁为买书贫,万事不及还家早。
巢中健翮长双成,镜里慈颜看转好。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皞。
淮南江北湖水傍,门前绰楔高如堂。旧书旧隐故无恙,某水某丘安可忘。
采将芹叶思君献,斫得江鱼念母尝。我亦临风惜分手,碧云高处望回翔。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
烛下有如月。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
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红菱照眼,玉枝先折。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
读书须读没书书,活水源头趣有馀。莫向口头求强记,要于心上得安居。
养成良贾深藏器,便是清朝大载车。体用一原吾道在,圣贤名教岂传虚。
右军工书穷神化,嫡派相承虞永兴。内含刚健外婀娜,天然墨妙超人群。
把玩再三不忍释,置之座隅忘朝昏。如与有道相接对,顿教方寸澹俗氛。
书法至唐乃大盛,欧褚颜柳世所敬。率更猛将挽强弓,深入时或摧其锋。
河南绰约如美女,薄媚不任罗绮丛。平原雄杰迈千古,字以人重谁敢攻。
诚悬清劲亦可喜,人谓结体同鲁公。行间究少飘逸气,魏晋风流已扫地。
惟有秘监擅众长,有如君子善藏器。但论行草亦偏工,暮年所得更深邃。
兰亭茧纸空复空,即此已可追其踪。晚近俗书体尤弱,妩媚祇成俳优风。
临摹虽工神气失,枯枝断梗将无同。书法与世相流转,识者观此忧忡忡。
城边河水接滹沱,日送离人双桨过。尔到燕台回首望,交情方觉别时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