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晓露侵帘湿,春日上阶迟。自调鹦鹉语,花下立多时。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猜你喜欢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
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伏日更酷暑,当午剧炎烈。
火云凝不动,势欲终岁热。
天公苏赤子,雨随震霆发。
一扫回清凉,庭筠助骚屑。

苦恋京华不肯归,行装须待送穷时。茆船寂寞烟汀月,别后何人更有诗。

一抹轻烟锁远山,眼封潇洒脱尘寰。投林宿鸟相呼唤,出草飞萤自往还。

吟拟停杯邀月饮,醉蕲支枕伴云閒。因风拾得新诗句,独倚高梧笑解颜。

如水蕉阴天欲碍。不放斜阳,红到书窗外。移得笔床茶灶在。

分明人占清凉界。

梦草池塘春色改。写遍蛮笺,剪取秋林代。听杀黄昏风雨大,一声声又催诗快。

昨梦君从海上归,十峰轩畔解征衣。觉来江浦潮初上,夜半开门月满扉。

卷起低低帘子。飞出双双燕子。不见也相思。况逢时。

燕早飞飞去了。帘又低低垂了。若识恁匆匆。悔相逢。

西风吹雁下河洲,坐感颓年聚旧游。抚景独惭今日赋,遣怀何异故乡楼。

尘中浪迹陪高宴,篱下黄花笑白头。京洛层城试登览,疏云惨澹数峰秋。

群冈压泾湄,于此聚众首。
其间石屋露,远视若呀口。
林端蹑絙上,却入势愈斗。
围空竖古壁,阔可百人受。
洪钟谁倒仰,巨瓮忽侧剖。
层岩寒泉飞,绝巘怪树走。
阴风喜复怒,野雾吞且呕。
晴岚逼衣襟,欲住不得久。
尝闻耕者说,自昔藏蚴蟉。
当年救旱事,有记刻不朽。
近岁灵恐歇,百祷无一偶。
至今闾里人,不复来奠酒。

眉画睇初含,泪洗脂仍少。仙梦销沉十二年,逢著秋魂了。

景短向阳难,晚出惊霜早。百感幽香旧色花,可似当年好。

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肝胆向谁说,须眉比众殊。还乡翻似客,经世愧为儒。

东去涛声壮,南来雁影孤。扬州今夜月,还是二分无。

美人何处度云轺,远采瑶华问寂寥。侠气尚存燕市筑,惊魂初落越江潮。

几年白日黄尘满,万里丹霄赤羽遥。宣室纷纷召才子,可容沦落远清朝。

负疾固无豫。
晨衿怅已单。
气交蓬门疏。
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
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
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
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
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
岂孤林下弹。

薄伐遵周典,长驱出汉关。猿啼黑水峡,云暗碧篸山。

士气雄三辅,天威震百蛮。直教平碛石,枭取月氐还。

名与诸公又不同,金疮痕在满身中。不将御盖宣恩泽,谁信将军别有功。

秋风蟋蟀床下鸣,茅茨耿耿秋灯明。
老夫掩卷发深喟,起视河汉初参横。
世人饮食几知味,眼底古今复泾渭。
藩篱是笔屋是书,风叶尘埃力空费。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此事儿辈未可论,纷纷场屋争作元。

大士圆通路,岩廊一望间。浅深环法水,高下尽灵山。

孤塔白能立,群松翠可攀。支公何处是,日暮采烟还。

望里烟生雉堞低,滕阳城外草萋迷。井田旧业安征税,淳朴遗风厌鼓鼙。

青杏园林禽上下,绿杨村舍水东西。此中乡土殊堪乐,莫惜从容驻马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