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
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
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明朝长啸拂衣归,閒却溪风与山月。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需宴经芳巳,严趋奉禁宸。子亭参覆试,止辇奉周询。
玉取三烧粹,金求百汰真。自惭诸老意,多赖洛阳人。
夏于中国弹丸尔,传世十君亦有以。入朝归土繇保忠,地斤泽走诸戎迩。
银州观察漫相羁,朝为赐赵暮为李。衣锦之人独厌兵,每念国恩深戒子。
子图王伯祖为名,英雄之主何锦绮。环庆保安随意侵,塞门诸砦亡坚垒。
银泥家鸽众盘飞,好水川兵多坠死。削官削姓岂堪惩,称帝称王终莫止。
心寒胆破繇范韩,更名受册从兹始。相传累叶作咸宾,秉常为厉仍消弭。
辽宋逡巡日避金,中原云扰无停晷。蕞尔西方绝塞尘,享年逾百真乔梓。
声罪犹闻遵顼师,戎人反抱华人耻。灭国虽归蒙古胡,编年莫附辽金史。
吾闻仙人好楼居,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云窗雾阁千仞表,青天十二金芙蕖。
风舟不可以径度,安能跨海骑鲸鱼。新安先生列仙儒,卜居半生茅未诛。
晓携青鹿向烟雾,一径初入千萦纡。桃源忽向眼中见,风物但是秦人余。
五丁何年斧凿枢,洞户夹立宁平舒。纷纷过客不敢有,山君守护烦呵嘘。
先生结楼万木杪,迥如丽谯雄且孤。连峰忽断西南隅,开楼见月蛾眉初。
梅花千树雪,不如飞觞醉月弄花影,炯然身堕白玉壶。
侍郎结发读父书,十年闭楼山不看,一朝征起青云衢,佩玉日向君门趍。
楼前梅花自开落,楼头明月还盈虚。南窗孤烛照归梦,觉来枕席非吾庐。
且当致身佐唐虞,夔龙岂容混樵渔。长干美酒熟可沽,梅花如雪覆绿芜。
神州月色天下殊,何用区区怀故都。花间卧月红?毹,人生花月何处无。
剖符兮南荆。辞亲兮遐征。发轫兮皇京。夕臻兮泉亭。
抚首兮内顾。按辔兮安步。仰恋兮后涂。俯叹兮前路。
既感物以永思兮。且归身乎怀抱。苟违亲以从利兮。匪曾闵之攸宝。
视微荣之琐琐兮。知吾志之愈小。独申愧于一心兮。惭报德之弥少。
抛砖引玉上吟台,争奈离筵酒又催。易水有歌终怛恻,扬州无梦枉疑猜。
前头鹦鹉浑难诉,满地梨花亦可哀。恼煞薛涛笺骤贵,裙钗也解索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