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诏许羁臣故国回,天书一纸下三台。晓来跪听堂皇下,怪底镫花昨夜开。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
帝命均劳逸,天工赞纪纲。渥恩来凤沼,吉日动乌樯。
位应郎官宿,威馀御史霜。诸曹资倡率,上相待绳匡。
正色吴山悄,清怀浙水长。当为鲍司隶,行召董贤良。
凛凛科名重,振振士气扬。明年楚江上,霄汉想鹓行。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昨日日没黄金盘,今日日出丹砂丸。丹砂可鍊,黄金可抟。
仰看白日没复出,安得与尔遁还天地终无端。东望扶桑枝,西极若木柯。
夸父渴死莫饮于河,鲁阳战酣手挥其戈。何曾凌倒影、走灭没,亦莫却飞光、扳羲和。
青天万古旦复旦,北斗日夜如飞梭。温一中,可奈何,骨既不可解,鬓发飒已皤。
那能学安期生,出入太清家。煮汞成白雪,采铅鍊黄芽。
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饥餐日之精,渴饮明月华。
玄关直探造化始,元气与之同迩遐。温一中,可奈何,不如猛饮酒、高唱歌。
笑吹紫鸾笙,醉舞白玉珂。日日烂醉不愿醒,便似阿母西池上晓宴蟠桃花。